春風拂過,萬物復蘇,黔中大地生機盎然。
3月16日,貴州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治愈出院。至此,貴州在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同一天,貴州初三、高三年級順利開學,師生安全健康和教學有序開展,好消息不斷。
作為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近2個月以來全省上下連續開展脫貧攻堅督戰和疫情防控調度,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推動復工復產、春耕備耕,阻擊疫情、殲滅貧困,努力實現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千方百計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確保兩場戰役都要打贏、兩個勝利都要必得。”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對貴州至關重要,要發起最后總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安順經開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開學第一課”。安順經開區宣傳部供圖
細化舉措 復工復產有序
收付現金分箱、分櫃擺放、集中統一消毒,再進行對外支付。建行貴州省分行的工作人員身穿工作服,戴著口罩,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一批批急需復工復產的企業,在貴州相關政策和建行貴州省分行金融服務的支持下,開始忙碌起來。
“太好了,這筆貸款為我們採購防控應急物資,爭取了更多的時間。”2月初,在了解到貴州某服務有限公司的需求后,建行貴州省分行1天時間裡,便為該公司發放了貴州首筆1000萬元的疫情防控網絡供應鏈貸款,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貴州省委提出,要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搶抓企業項目復工復產達產,壓實市州、縣市區屬地責任,加強省級層面協調調度,確保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月底全部復工復產,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和服務業發展,千方百計穩定就業,抓好復工復產疫情防控保障,把耽誤時間搶回來,把遭受損失補回來。
對此,貴州各級各部門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全力確保戰“疫”生產兩不誤。貴州省工信廳制定十條政策措施支持疫情防控物資企業加快生產﹔省人社廳出台措施,加強就業統籌指導、開展“不見面”服務﹔省發改委採取有力措施,有序推進全省重大項目復工復產﹔貴州出台職工社保降費、失業金發放、企業緩繳社保、給予外出務工補貼、落實重點群體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等24條暖心政策……
貴安新區萬畝櫻花園內,春意盎然。貴安新區新聞中心供圖
一項項舉措,不僅給企業吃了“定心丸”,也讓農民安心。針對有就近就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貴州省主動推送省內產業園區、企業、扶貧車間、十二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等崗位需求信息﹔同時,向暫無就業意願的返鄉農民工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服務,以實現“網上招聘不停歇,就業服務不打烊”。
“在手機上進行遠程面試后,與公司達成了就業意向,很快就可以上班了。”貴州赫章縣六曲河鎮永興村村民劉菊前幾年一直在省外務工,今年受疫情影響,呆在家已兩個多月,在接受了職業培訓后,她就近在貴陽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3月初已正式上班,“離家近,以后回家光是車費就能省下不少,周末也可以常回家看看。”劉菊說。
針對疫情對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帶來的影響,貴州按照‘一企一策’、‘一項一策’的要求,更快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返崗復工有序推動。“政府幫助我們解決了防護物資、產品運輸等困難,為我們創造條件保障生產,能夠幫助我們把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貴州航宇科技副總經理劉朝輝說。貴州出台的一條條“暖企”政策,關鍵時刻給予了企業關鍵性的幫助。
貴陽市南明區永樂鄉干井村村民陳蘭軍為桃樹修枝。南明區委宣傳部供圖
精准謀劃 穩經濟促發展
3月14日,總投資約165億元的貴陽貴安融合發展道路互聯互通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即觀潭大道、太金線、數博大道延伸段、賓陽大道延伸段、思孟路—孟溪路5個項目,總長約32公裡。
這一利好消息,與“貴安八條”密不可分。2月下旬,貴州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賦予省級經濟管理權限上,明確提出了加大財稅支持、加強用地支持、支持用人機制創新、強化改革創新支持等八條重大政策,為推動貴陽和貴安新區同城化發展進行精准謀劃。
這意味著,貴陽和貴安新區融合發展后,將發揮出更大的“溢出效應”。兩地將有效打破區域壁壘,充分發揮產業布局、交通區位、旅游資源、對外開放等方面的特色優勢,推動人流、物流、信息流實現自由流動,帶動規模超過萬億元級的黔中城市群加速崛起。
穩經濟,促發展,貴州一刻也不停息。連日來,貴州打出系列“組合拳”,按下重大項目建設“快進鍵”,在建項目復工和新項目開工建設統籌謀劃,有序推進。貴州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統籌抓好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項目復工開工,並派出9個督查組分赴各地督導項目復工。
除了對重大項目進行督導,貴州還緊緊抓住春耕生產的關鍵時節,對事關民生的農業領域進行挂牌督戰,持續推進農村產業革命。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堅持“廳長包片”“處長包縣”,100余名廳處級干部“沉到底”,緊盯調減低效作物,強化因地制宜選准替代產業,加快農資儲備,加強技術培訓。同時,派出72個工作組,分赴全省88個縣(市、區),督導調度各地產業結構調整工作。
貴州大方縣安置區內春色美。大方縣委宣傳部供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春耕比往年推遲了幾天,但隻要結合市場需求,及時對種植品種進行調整,逐步建起穩定高效的產銷體系,相信一定能把損失補回來。”因看准蔬菜種植的經濟效益,種植戶李華在遵義市紅花崗區金鼎山鎮銀江壩區承包了318畝土地,重點發展茄子、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品種種植,按照疫情期間貴州保供需要,李華及時組織農戶種了花菜,產品供不應求。
確保兩場戰役都要打贏、兩個勝利都要奪取!目前,全國52個未摘帽貧困縣中,有9個在貴州。針對這些最后的“硬骨頭”,貴州省、市、縣三級聯動,主要責任人挂牌督戰,及時查漏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短板,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不漏一項。
“要加強宣傳動員和輿論引導,給農民算好成本賬、效益賬,激發農民群眾內生動力,積極引導農民群眾主動參與到低效農作物種植調減中來。”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昌鵬說。雖受疫情影響,但貴州各地要進行精准謀劃,將產業結構調整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不斷增強扶貧產業帶動能力,促進更多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疫情形式逐漸向好,貴州桐梓縣市場監管部門人員到當地餐館開展防疫宣傳。趙軍 攝
精心部署 兩手抓兩不誤
3月9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召開的全省2020年春季學期高三初三年級開學工作部署會議提出,將從“控源頭、嚴規范、管過程、壓責任、保質量”等多方面著手,按照“一校一策”“一地一案”要求,多措並舉確保初三、高三畢業班3月16日平安、順利開學。
在為期一周的時間裡,對外,貴州注重抓源頭管理,在控源頭上對重點人群做好情況摸排,做好學生和教師在假期間、返校前后等全過程管理﹔對內,制定各項制度和規定,分校施策、分時錯峰、規范防疫、封閉管理,從入校、教學、活動、就餐、放學、住宿管理等方面全方位進行管控,努力維護學校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
然而,正是由於一項項未雨綢繆的“計劃”,一步步精心推進,貴州才有能力、定力、信心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戰。從1月22日,貴州發現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到3月16日確診病例全部“清零”,貴州用了55天。
在接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貴州把“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作為重中之重,採取一系列“硬核”舉措,將疫情防控抓實抓細。疫情發生后,貴州迅速建立和優化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明確10名省領導任副組長並兼任各工作組組長,46個部門作為成員單位,推動各市(州)、縣(市、區、特區)建立聯防聯控機制。
1月24日20時,在全省隻有4例確診病例時,貴州審時度勢,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並緊急下發系列文件,組織發動6萬多個基層黨支部、51.29萬名黨員投入防控一線﹔1月28日,貴州首例患者宣布治愈﹔2月5日,貴州在全國率先實現五類人員核酸檢測全覆蓋﹔2月10日,貴州確診病例數“破百”﹔3月16日,貴州在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
銀行對“回籠現金”進行消毒隔離,確保市民用上“放心錢”。建行貴州省分行供圖
“今天‘清零’,但是絕不意味著結束。”在貴州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李奇勇看來,“清零”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下一階段將把防控重點放在外防輸入上,嚴格重點地區入黔返黔人員防控管理,切實加強入境人員疫情風險管控,堅決阻斷疫病輸入。
貴州在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雙重壓力下,堅持穩扎穩打,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取得了一個階段的勝利。時間回溯到2月10日,貴州舉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誓師大會,要求各級各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特別是抓好涉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另一個階段則是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鉚足干勁,乘勝而上,戰疫情,奔小康。貴州正在強化省、市、縣三級聯動,挂牌督戰打好脫貧攻堅最后殲滅戰,集中力量向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和3個剩余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擬摘帽縣發起“總攻”,並一鼓作氣打好脫貧成果鞏固戰,確保剩下的貧困人口全面如期脫貧。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