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責任和擔當書寫脫貧精彩答卷

——鬆桃苗族自治縣決戰決勝整縣脫貧摘帽工作紀實

2020年03月17日09:2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9年8月2日,縣委書記李俊宏深入盤信鎮楊柳村督導脫貧攻堅工作。(楊俊杰 攝)

陽春三月,春光無限好。一場打贏整縣摘帽脫貧攻堅戰的捷報,讓74萬苗鄉各族群眾笑逐顏開。

2020年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了24個縣(市、區)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鬆桃苗族自治縣赫然在列。

經過全縣上下幾年的勠力同心,截至2019年底,鬆桃自治縣291個貧困村(其中深度貧困村42個)已全部出列,減少貧困人口14.86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52元,同比增長11.5%。

鬆桃自治縣地處黔湘渝兩省一市結合部,素有“黔東門戶”之稱和“雞鳴三省”的美譽。屬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八七”扶貧攻堅縣和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2014年共識別貧困村291個(其中深度貧困村4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5萬戶15.78萬人,貧困發生率為24.03%。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

2019年6月6日,縣委副書記、縣長龍群躍到冷水溪鎮羅袍社區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何棒 攝)

貧困人口如此之多,貧困程度如此之深,如何打贏整縣脫貧摘帽攻堅戰呢?鬆桃自治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打贏總目標,圍繞精准總要求,擰緊作風總開關,以戰時的精神狀態、戰時的工作標准、戰時的超常舉措、戰時的紀律作風,拿出過硬的辦法,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譜寫了一首波瀾壯闊的脫貧史詩,交上了一份分量十足的脫貧答卷。

一套指揮體系,統籌統攬,指揮調度“一盤棋”

千百年來,受區位劣勢、交通閉塞等因素制約,鬆桃絕對貧困始終如影隨形。

消除絕對貧困,同步全面小康,一直是苗鄉鬆桃幾代人最迫切的願望。摘貧窮之帽,奔小康之道,已然成為鬆桃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盡管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決心總比困難大!”鬆桃自治縣委、縣政府立下了軍令狀:到2019年底,全縣29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整縣脫貧摘帽。

“在決勝整縣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脫貧攻堅指揮體系,做到軍令如山、聞令而動、遵令而行。”鬆桃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李俊宏如是說。

鬆桃自治縣著力構建“縣級主令、鄉級主攻、村級主戰”三級作戰體系,“縣鄉村”三級指揮部聯動到位,統籌統攬,實現了指揮調度“一盤棋”。

黨員干部插秧忙

該縣成立了以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雙指揮長的縣級總指揮部﹔選派了37名縣處級干部下沉到鄉鎮(街道)擔任指揮長﹔下派503名科級干部脫產駐村擔任村級指揮長,抽調5337人脫產到村指揮部開展工作。同時,組建了思想扶貧、法治扶貧、住房補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13個工作專班,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定出台了《關於深入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發起總攻奪取全勝的決定》《脫貧攻堅產業扶貧三年行動攻堅戰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對脫貧攻堅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產業扶貧、信息管理、扶貧協作等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調度推進,確保了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層層落實、工作層層推進。

“我們推行‘定時間、定任務、定責任、定獎懲、包脫貧’的‘四定一包’責任制,對全縣各級聯鄉包村干部、駐村攻堅隊員、結對幫扶干部履職盡責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實行正向激勵,落實責任追究。”該縣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汪勁介紹說。同時在全縣503個村(社區)成立了村級脫貧攻堅黨支部,整合駐村幫扶力量和村級黨支部力量,負責統籌村級脫貧攻堅工作,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

一面面旗幟,點燃了鬆桃人民心中的熱情和夢想﹔一聲聲號令,昭示著扶貧大軍肩負的使命和擔當。

目前,該縣共選派了10415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了精准結對、幫扶有效。

民主評議

一場產業革命,精准施策,利益聯結“全覆蓋”

脫貧攻堅戰要想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在於找到病根,找准病因,精准施策。

“如何破題?沒有捷徑,更無法彎道超車。我們堅持把扶貧產業發展作為促增收、穩脫貧的根本之計,因地制宜選擇符合村情民意、適銷對路的產業,打造可持續發展產業鏈條。”該縣分管副縣長劉攀說。

鬆桃自治縣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堅持“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的產業扶貧路子,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組織方式,將財政扶貧資金量化並利益聯結到戶到人,做到產業選擇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不斷增強農村地區的“造血”功能。同時,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轉、訂單銷售、入股分紅、勞務增收“四大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農戶以土地或資金等入股的形式,按佔股比例實行“固定分紅+效益分紅”,千方百計安排貧困戶在產業鏈上務工,保障貧困群眾利益最大化,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利益聯結全覆蓋。

齊心協力修路

“感謝黨和政府鼓勵我加入到村裡的合作社,我不僅有土地流轉費,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一年下來可以穩定增收3萬至4萬元!”在該縣太平營街道上堡村百香果種植基地,建檔立卡戶羅建國一邊除草一邊高興地說。

到目前,鬆桃自治縣已形成以生態畜牧業為引領,生態茶葉、油茶、蔬果、食用菌、中藥材等主導產業同步發展的“1+N”高效生態循環農業體系,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僅2019年就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6.24億元。共引進龍頭企業98家,培育家庭農場310家,成立專業合作社1830家,有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7.1萬人實現就業增收。

產業扶貧,既要因地制宜走“老路”,也要創新謀變穿“新鞋”。

鬆桃自治縣還深入實施“增強主體活力、暢通經濟循環”專項行動,扎實推進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協同發展,產業項目活力迸發。僅2019年,全縣第一、二、三產業實現產值206.24億元以上。

現如今,在鬆桃苗鄉不斷升溫的扶貧產業已成為推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強勁引擎。

群眾搬出大山住上寬敝舒適的新房子。

一組民生工程,夯實基礎,搶抓機遇“補短板”

易地扶貧搬遷是貧困群眾挪窮窩、斬窮根的關鍵舉措。

走進鬆桃自治縣縣城團山易地扶貧安置點,一幢幢新建的住宅樓整齊劃一,小區內綠化如新、干淨整潔,搬遷群眾正在文化廣場上悠然散步、鍛煉身體。

周遠芬原是冷水溪鎮紅星村豐岩坪組村民,2017年搬到縣城團山易地扶貧安置點。

新房寬敞明亮,設施一應俱全,周遠芬難掩激動地說:“這麼好的房子我自己才掏了幾千元。這種做夢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如今變成了現實,感謝黨的好政策!”

周遠芬一家有四口人,大女兒在廣東省務工,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小女兒到讀高中,兒子到讀初中。除了應該享受的教育資助外,全家還享受低保、糧食直補、退耕還林補貼等,一年下來,收入超過5萬元,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住有所居、住有安居的變化不僅體現在縣城,同樣也覆蓋了鬆桃自治縣各個農村。

“十三五”期間,鬆桃自治縣縣累計投入資金22.87億元,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33個,住房8180套。完成搬遷入住14888戶681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223戶48579人。

同時,該縣還加強交通、人飲、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投入資金10.9億元,完成農村“組組通”公路項目798個1310.1公裡,解決400多個行政村798個村民組28467戶群眾出行難問題﹔投入資金2.36億元,完成村寨連戶路硬化1290公裡,實現30戶以上自然寨組組通硬化路、所有村組戶戶通連戶路。投入資金2.81億元,建成農村安全飲水項目491個,覆蓋302個行政村992個村民組,有效解決42.6萬人安全飲水問題。投入資金4.42億元,新增變壓器1065台,新建(改造)供電線路2391.26公裡,實現了行政村通動力電全覆蓋、農戶通照明電全覆蓋。投入資金3.04億元,新建通訊基站2223個,新建(改造)有線通訊網絡2294.49千米,新增多彩貴州“廣電雲”戶戶用5.3萬戶,實現了所有行政村有線電視、廣電網絡、固定網絡寬帶、4G網絡全覆蓋。

水蜜桃豐收

“扶貧政策就是好,我們不是貧困戶的,同樣也沾了光。”該縣黃板鎮妙灣村群眾唐大明高興地說。

現如今,鬆桃的村村寨寨煥然一新、變了模樣,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一波惠民舉措,各個擊破,集中力量“拔窮根”

“收入怎麼樣,孩子學習成績好嗎?喝水、住房、醫保還有什麼困難嗎?”

鬆桃自治縣始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把吃飯穿衣、教育、醫療、住房等作為重要民生大事,各個擊破,集中力量“拔窮根”,全力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制定下發了《鬆桃苗族自治縣整縣脫貧摘帽實施方案》,把脫貧攻堅分成“戰略總攻、全面沖鋒、堡壘攻克”三大戰役,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對民生領域短板分類殲滅,全力強弱項、補短板,確保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精彩出列。

“扶貧政策再好,關鍵還得靠自己。幸福生活都是靠自己奮斗出來的。”該縣普覺鎮棉花山村殘疾村民劉華俊,身殘志堅,自強不息,自己創辦豬場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還帶領20余戶群眾抱團發展,共同致富。

圍繞“精准”二字,鬆桃自治縣提出貧困村摘帽“三個一”計劃和“兩長一短”規劃,即一村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本脫貧台帳、一人一個幫扶措施和脫貧出列村必須有兩個長效產業和一個短期產業,確保了“扶貧之水”澆灌到最旱的“庄稼”上。

鬆桃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誓師大會現場

到目前,該縣共發放低保金55.69萬人次13.19億元﹔發放教育政策資助6.92億元﹔提升鄉級衛生院28家,建設達標並正常使用村級衛生室489個﹔投入資金4.37億元實施農村危房改造2.79萬戶、整治透風漏雨房屋1.7萬戶。

一套運行機制,激活動力,提振群眾“精氣神”

文明鄉風、勤儉家風、淳朴民風是決戰脫貧攻堅的精神保障,是決勝全面小康的動能源泉。

“變‘輸血’為‘造血’,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我們探索出了一套激活內生動力,提振群眾“精氣神”的工作運行機制。”該縣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石嘯說。

鬆桃自治縣堅持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主動意識,突出扶業、扶技、扶智三個重點,徹底根除廣大群眾“等靠要”思想,點燃貧困群眾脫貧斗志,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

拔“窮根”、摘“窮帽”,不僅要破釜沉舟的決心,更要有探索革新的勇氣。

鬆桃自治縣創新探索,推出了一系列的經驗和做法。

——“村民理事會”理事制度,用村民理事“微治理”助推群眾主體作用發揮﹔

——“線上線下相結合、局內與局外相結合、個體與群體相結合、主動與被動相結合”“四結合”群眾工作方法﹔

——“同吃一餐連心飯、參加一次共同勞動、開展一次政策宣講、著力一個問題解決、召開一次群眾會議”“五個一”工作法﹔

……

義診進鄉村

同時,該縣還利用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道德講堂、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等平台,組建脫貧攻堅宣講團,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貧困群眾擯棄陳規陋習,轉變陳舊觀念,重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通過一系列對群眾內生動力的激發,貧困群眾主動申請脫貧、主動要求退出低保、送致謝錦旗、寫感恩書信等動人場景在苗鄉不斷呈現。

到目前,該縣共召開了群眾會、院壩會等34萬余次。

風正勁,如椽巨筆繪宏圖。一項項惠民舉措接連出台,一項項民生工程逐一實施……使74萬鬆桃各族群眾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托起“穩穩的幸福”。

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鞏固脫貧人口不返貧、貧困村出列不倒退,全面完成剩余貧困人口9285人的脫貧任務。”對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該縣扶貧辦主任王福榮話語間信心滿滿。(圖文/黃烈敏)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責編:鄧慶雨、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