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毕节市政府网消息:2020年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全国生猪产能呈下降趋势,生猪价格较往年明显上涨。为此,七星关区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促进生猪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在七星关区朱昌镇启发村,一个个干净靓丽的猪舍大棚纵横排列在山顶,这是由毕节市三行种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400万元建设的生猪养殖场,占地近49亩。该养殖场分为养殖区、生活区、蓄水池、化粪池、饲料加工区,配备母猪产床120套及限位栏180套,目前养殖场育有优质二元母猪730头,纯种公猪10头,可达到生猪年出栏量1万头以上的繁育标准。
该养殖场的养殖区以隔离栏隔断,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工人进入养殖区需进行全身消毒处理,外来人员进入场区还需要经过门口的特制消毒间并穿好防护服方可进入。严格的防疫管控保证场区700多头能繁母猪的健康。
进入养殖场内,数十个大小一致的猪舍分4排延伸,猪舍内铺设有地暖和自动温控系统,保证冬季猪舍室内温度稳定在20℃左右。按照每8头猪一个猪舍的密度,让猪能充分活动、休息和采食,保证每头猪都能均衡生长。养殖场内的猪粪和污水经过智能化技术集中排放到化粪池进行处理,有效降低猪舍粪便臭味和细菌的繁殖。
近年来,七星关区不断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以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养殖专业户为主的生猪养殖模式,依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省级示范场建设项目和地方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着力转变生猪发展方式,推进生猪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稳步提升全区生猪产能,保障全区猪肉供应和价格稳定。
截至2020年末,七星关区生猪存栏50.47万头,出栏86.68万头。其中700头以上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20个,生猪存栏3.84万头,朱昌镇独占5个,建成数量最多。撒拉溪镇、燕子口镇和大银镇单个养殖场存栏量分别达到8000头、5268头、4113头,生猪养殖规模稳步提升。(郑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