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青杠坡:念好“三字诀” 链接乡村振兴“产业链”

2021年01月26日09:15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年来,青杠坡镇紧紧抓住农村产业革命发展“牛鼻子”,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在产业发展上早谋划、抓布局、重保障,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发展方向,着重在“开、定、添”三个字上做文章,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实效,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思南县委刘书记到青杠坡镇调研辣椒产业

念好“开”字诀,产业发展谋新篇

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经过近几年脱贫攻坚的强势推进,青杠坡的产业发展思路得到了很好的检验,全镇产业格局已逐渐形成。2021年1月14日,青杠坡镇召开2021产业发展座谈会,为2021年的产业发展理清了思路,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积极谋划,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始终“围绕市场抓产业、围绕园区抓产业、围绕脱贫抓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夯实“全镇一品、一主多辅”的产业格局。

夯实人才队伍建设。青杠坡镇以“六共机制”为指引,点燃“产业兴旺”之火,根据各村自然资源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的产业,利用条件优势好的村,以点带面,筑牢产业根基。青杠坡镇坚持“五个一”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油茶、食用菌、蔬菜、辣椒、红薯、茭白、肉牛、生猪养殖等9个产业发展专班,组建“班子成员+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支两委”的专业队伍,以科学合理的组织框架,使产业落地生财。

抓村集体经济建设。探索“支部+产业+农户(贫困户)”模式。发展农业产业,突出支部的引领作用,青杠坡镇探索“支部+产业+贫困户”的模式,将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将零星产业连接起来,让支部在前面引路,让产业为发展铺路。2020年以来,已有食用菌、肉牛养殖、油茶、香菇等产业建成“支部+产业+农户(贫困户)”模式,全镇产业覆盖率达到100%,1764户贫困户已实现分红。目前,茭白产业发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大棚内食用菌一角

念好“定”字诀,产业发展抓布局

强产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在2021年的开年之际,青杠坡镇引进贵州省天之茭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水田坝片区集中连片的水田优势和独天得厚的气候条件,打开了青杠坡镇“东大门”市场,积极发展茭白产业,预计种植茭白400亩,截至目前已经签订土地流转协议200余户,投入对等发展资金70余万元。

探产业改革创新。一是“合作联社”发展模式。2020年9月1日,通过整合专项扶贫资金325万元,成立由陇水、田庄等11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的全镇首家“青杠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飞地经济”模式也向上发展了一个台阶。二是“养殖小区”发展模式。建设2个养殖小区。为四野屯、楠木王、陇水、袁家坝、龙家寨、侯家坡、李家沟等7个贫困村争取生猪代养项目350万元,在养马坨村和龙家寨村集中建设2个养殖小区。截至目前,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在24个村(社区)全部实现长效产业和短期产业至少2个以上,利益联结也更加紧密。

开展秋季油茶管护培训会

念好“添”字诀,产业发展提保障

人才配置,强化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各类专家人才队伍、先进设备、先进理念、示范带动企业投向山区农业地带,加之本地“土专家”的崛起,逐渐改变了山区农业技术落后的局面,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技术对于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青杠坡镇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工作原则,主动适应市场,分类施策,根据人才自身优点,产业布局,成立了青杠坡镇食用菌、油茶、蔬菜、粮食作物等农业小分队,按照专家的业务特点,分散在各村(社区)产业基地。同时,积极开展产业发展培训会,着力培养一支实用型的人才队伍,2020年以来,组织召开产业发展培训会7次,解决产业发展问题8个,帮助对接项目12个。

筑巢引凤,强化产销对接。青杠坡镇坚持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主动跑市场、筑巢引凤,签订畅销协议,让产品有销售,确保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同时,加快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加大品牌打造和包装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2020年以来,通过政府跑市场,引进贵州天之茭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茭白产业及时开拓了新的市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召开2021年产业发展座谈会

筑巢留雁,确保群众稳定增收。青杠坡镇为积极克服疫情对群众就业带来的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始终坚持把保就业放在“六稳”和“六保”之首,着力构建稳岗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扶持力度。同时,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把因疫情给人民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摸清群众就业需求的基础上,因户因人多渠道制定就业帮扶措施,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2020年以来,开发公益性岗位64个,发放资金40余万元。(图/文 文祖钊)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