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下山镇民族村驻村轮战队队员 罗鑫
初见张祥胜,腰板硬朗,双眸炯炯有神,脸上洋溢着笑容,根本看不出他已50岁出头。在这个4口之家,有慈祥的母亲、辛勤的男主人、贤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儿子,过着贫困但和睦的生活。
我叫罗鑫,是兴仁市检察院的一名工作人员,2018年初,我接到赴下山镇民族村脱贫攻坚驻村帮扶的任务,有幸成为驻村轮战队的一员,并认领了自己包保的贫困户。今天分享我和包保贫困户张祥胜的故事。
2014年,张祥胜家被列为贫困户,但他好学不服输,短短一年里就学会了多项技能。2015年,他家脱贫出列,并在2016年搬迁到在水一方安置点,过上安稳生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5月的一天夜里,我在朦胧睡意中接到张祥胜的来电,电话那头传来他焦急的声音,“小罗,能不能麻烦你赶紧帮我到市医院急诊科挂个号,你嫂子她快不行了”,没来得及细问,我猛冲到楼下,骑上摩托车就往医院飞奔,冷风像一把把刀割在脸上,到医院挂完号才发现外衣都忘穿了。
后来张祥胜销售薏仁米时,我帮助联系包装,并进行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感情越来越深厚,他说在他心底,早把我这个“90后”当作了亲人。
脱贫致富路上,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的齐心协力更有意义。不管是张祥胜创业期间,我亲自陪他办理证件,还是他表达感谢时朴实的笑容,都让我感到温暖。他们敢于和贫困斗争的顽强精神让我震撼,也让我更加确定,在扶贫路上奉献我的青春值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