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绽放帮扶路

2020年11月24日10:1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我叫张君华,“80后”,一名“土生土长”的汇川区泗渡镇人。2015年9月,我来到泗渡镇人社中心工作,主要负责窗口业务。2018年10月,接到泗渡镇党委政府安排,我正式成为一名帮扶干部,心里既荣幸又忐忑。

作为帮扶干部,我深知肩上责任重大。记得第一次开展走访,我就全程处于“懵”状,与帮扶对象交流更是“相顾无言”。

因为走访贫困户没有那么容易,我年纪轻,群众不信任,还会有不理解。我问什么问题,群众答得都很片面、敷衍,甚至还害怕自己会被“赶走”。

不过想想也正常,人家不可能第一次见面就用心对你,一定得做出点成绩。

勤走访、厚脸皮、用心用情……渐渐地,我找到了帮扶工作的窍门,扶贫得扶“智”与“志”,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不能我自己干着急。于是,在近2年的帮扶相处中,我与帮扶对象成了“一家人”。

初识“家里大哥”——姚本林。

姚大哥是我开展扶贫工作后走访的第一户。2018年时,姚大哥因病没有正式工作,大嫂在外做厨师,一人承担一家6口人的生活开销,家里情况不乐观。

但姚大哥是一个很勤快的人,很有孝心,虽不能下地干重活,但家里每年都养有大肥猪,门前的土地里也会种些蔬菜自给自足。大嫂出门工作,大哥就会把家里收拾妥当,还把老人照顾得很细致,每次走访我都感叹,这一家人挺不容易的。

姚本华家门口,是有万亩坝区之称的“泗渡坝区”,茄子成了坝区主要产业。

今年,坝区产业发展劲头十足,给当地群众提供了许多就近工作的机会,姚大哥也成为其中一员,参与冷库配送工作,有了固定收入。姚大哥的2个孩子也顺利考上大学,教育帮扶、医保兜底等政策全部落实,一点没让大哥操心。

还有“周婆婆”“胡大爷”都是我的“亲人”,现在大家都脱贫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我心里高兴之余,更多的是百感交集。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广大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共同努力,除在物质方面支持,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引导。从“等靠要”到“比着干”,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感党恩、跟党走的心也越来越坚定。

2年多的相处时光,也让我从一个“扶贫小白”,成长为行家里手。因“脱贫攻坚”我们遇见,这是特别的缘分,唯有珍之重之,不懈为之奋斗,方能不负芳华。(整理 梁露雯)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