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独山县人民政府网消息 近日,初冬的暖阳照耀在独山县百泉镇摆罗村靓丽的村容村貌上,忙碌的身影在村里穿梭不停。在农村产业革命中,摆罗村利用秋冬种植契机,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积极组织群众发展种草养牛产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持续促民增收。
当天,在摆罗村上塘就业文化广场上,一大早就热闹非常,全村有劳动力的男女老少在这里有序领取皇竹草种。县民宗局、富民村镇银行以及苹果山庄有限公司还给村民们送来了化肥,并举办实操技术培训。
“我们村虽然摘除了贫困的标签,但是我们脱贫不脱志,一定要鼓足干劲,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摆罗村网格长孟继忠信心满满地说。
2020年3月,独山县正式退出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面对累累硕果,摆罗村工作热情却丝毫不减,该村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撸起袖子,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今年,摆罗村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种草养牛产业,以产业促脱贫、固成效,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扎实基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发展种草养牛项目,该村在上塘组拉力自然寨创建了种草示范基地项目,以独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为项目主管单位,并申请民宗项目资金2万元,实行示范户进行种植,采取合作社(出资购草种)+示范户(流转土地、技术管理、产业延伸)的模式,不断向周边农户扩展,力争将种草养牛产业打造成为摆罗村重要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同时,为提高种植效率产量和村民信心,摆罗村还邀请了有丰富种植经验的示范户进行现场教学指导,不断规范村民科学种植技术。培训中,示范户岑昌坤结合自身种植经验,耐心向村民讲授种植皇竹草的正确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大家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解答。
“之前我去毕节纳雍县参观学习了种草养牛相关技术,我觉得这个项目非常有前景。于是今年3月就购买了7亩的种子进行试点种植,目前已经收割了两次,效果非常不错。”岑昌坤说,种好了草,才能养出高品质的肉牛,而选择种植皇竹草最大的好处就是产量高、耐旱、少病、少虫害,管护得当,一年亩产可以达到15吨。对皇竹草的产量有了底后,岑昌坤对种草养牛的信心更足了。
据了解,百泉镇摆罗村上塘组群众自发性种草养牛已经发展一年多,全组养牛数量从一年前的12头发展到至今的35头,散户种草面积通过一年来的发展已达20亩,加上气候地理等因素,具有发展种草养牛产业链的先天条件。于是,摆罗村村支两委及尖刀排通过多次深入调研,决定发展种草养牛产业,以此增加群众收入。
“我们村决定利用3年时间将种草养牛产业作为我村主导产业,产业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政府推动自发散养阶段,计划今年内种植皇竹草100亩,动员群众养牛200头。二是通过示范户集中养殖带动周边网格农户参与养殖。三是通过招引意向客商对摆罗村剩余的荒山进行整合,集中种草面积达1000亩,总体养牛达1000头的规模,切实将种草养牛产业发展成为摆罗村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百泉镇摆罗村尖刀排副排长伍兴宇说。(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雷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