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扶贫协作”

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帮扶印江结硕果

2020年11月12日09:21  来源:贵州日报
 

通讯员 任敬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建立省级名园长工作室1个,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8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6人,市级名教师工作室6个,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59人,县级骨干教师368人,县管专家7人;

教学科研成功结题省级5个、市级40个,获得市级优质课竞赛一等奖9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4个,省级优质课竞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帮扶,教师队伍素质迅速提升,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名园长和骨干教师。这些名师有效带动了17个乡镇(街道)教育教学成绩的整体提升,加快解决了印江孩子“上好学”的问题。

“吴江区帮扶印江自治县教育以‘点、线、面’形式展开,通过专题培训、跟岗学习、返岗实践与指导等形式,进一步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教师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得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迈向精细化、规范化,开启了印江教育的新篇章,撑起了印江教育灿烂的天空。”谈起“东西部扶贫协作”吴江区教育帮扶印江取得的成果,印江自治县教育局师训中心主任杨旭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5月,吴江区教育局与印江自治县教育局签署中小学(中心校)全面结对暨组团式帮扶协议书,将两地教育直接“捆绑”在一起,实行印江43所中小学(中心校)与吴江学校的全面结对。

通过调研,吴江团队决定从学校管理、教育管理、学生管理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既增强学校“自我造血”功能,又将外部“输血”式帮扶与内部“造血”式相结合,制定联系学校的帮扶措施。

随即,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堂重组,在43所学校轰轰烈烈地展开,开垦出了印江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天地。

按照吴江帮扶印江教育计划,先重点打造一所东西部协作“种子学校”精耕细作,扎根成长、开花结果,然后通过“种子学校”在全县广泛撒播“种子”,推动印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印江思源实验中学成为了这枚珍贵的“种子”。

2018年8月25日,以宋耕为组长的10名专家型教师组成帮扶团队抵达印江自治县正式开启帮扶工作。宋耕挂任印江自治县思源实验中学校长,其他专家一名挂职副校长指导学校教务工作,一名挂职德育主任指导学校德育工作,7名授课教师。

9月23日,帮扶团队向学校提交了《吴江区教育局“组团式”帮扶印江思源实验中学实施方案(草案)》。该草案明确了帮扶团队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整体帮扶、突出重点,对准目标、分布推进”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六大帮扶目标,即帮助学校构建“上善向上向美办学”理念、开设“上善向上向美”课堂、打造“上善向上向美”教师、讲好“上善向上向美”故事、培育“上善向上向美”学生,促进思源实验中学“上善向上向美”品牌形成。

方案还从“优化德育管理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管理效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融合家校教育合力,助推家教理念转型”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为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方向明确后,宋耕团队一行从思想引导、示范引领、课堂艺术等方面,真帮实扶,帮助教师们转变旧观念,打破应试教育狭隘教学观的瓶颈,让学校在管理的精细化、教师的课堂艺术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通过吴江的组团式帮扶,让学校来了一场颠覆式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源实验中学校长吴玉峰说。

随着东西部协作吴江教育帮扶印江往深里走、往实里做,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输入,在印江这块土地上,正在上演新的教育传奇。

2020年印江中小学正式复学后,吴江区帮扶学校派出教师78人开展了专题29场讲座、公开课40节,培训近4000人次;吴江区捐赠350万元为易地搬迁安置点学校印江六小新建了食堂,苏州市青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捐赠了1200多套校服……

与此同时,印江选派5名小学校级管理干部和268名骨干教师赴吴江跟岗学习,印江职校14名学生到吴江中职校酒店管理班学习……

通过结成一股绳的“命运共同体”, 两地精耕细作,不断创新探索,把“两江”教育合作往深里做、往实里推进。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