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让村民知道只要肯干就有收入 | 望谟县打易镇长田村第一书记陈星

2020年11月12日14:19  来源:贵州日报
 

我叫陈星,原是望谟县农村公路管理局的一名员工,2017年3月,组织选派我到打易镇长田村任第一书记。

入村第一天,我放下背包,就往村的19个组里走,到村民家中和他们“摆谈”。

走访下来,我发现:周家营组、碑坳组、保上组三个组饮水无保障,部分串户路未完成修建,部分通组路被水冲毁,电路老化,产业发展滞后,住房安全无保障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想,这些关系民生的问题得赶紧解决,不能拖!

于是我先申请了18万元资金,帮助饮水存在问题的三个组喝上放心水,随后申请材料,开群众会,动员群众一起修缮通组路,将串户路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口。

问题一样样解决了,我却越来越愁,后期致富怎么办?

全省都在开展农村产业革命,我们也不能落后,我想发展产业是答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来这里的最大困难。之前长田村合作社组织群众发展魔芋种植和养猪场,但由于当时修建打郊二级公路和幼儿园需要用地,导致产业发展不太成功。

群众会上,每每提到发展产业,群众都不支持。我很心急,因为我知道,发展产业才是致富的长久之计。

为了说动群众,我就利用晚上时间一家家走访,和他们拉家常。此外,我还和村干部、群众召开共商会60余次,和他们算清这笔“经济账”。

努力终会有收获,结合长田村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村合作社筹集了10万元购买苗木,在二级公路周边建设200亩种植晚熟青脆李子采摘园示范基地,同时我申报贵阳市云岩区帮扶资金40万元,完成400亩李子种植,动员300余户贫苦户参与。

一项产业太单一,看着其他地区有返乡群众创业,我走访发现村里也不少,返乡农民工卢文权就在搞庆源春山泉水厂修建项目,我说动他做好致富带头人,也组织村合作社动员9户贫困户利用特惠贷45万元入股。现在水厂销售年毛收入达60万元以上,每户贫困户每年可享受分红2500元。

产业一项项来,但是一定要成功做给老百姓看。

长田村合作社投资5万元,建成生态冷水养鱼基地3亩,投放鱼苗3万尾,第一年就成功了。于是,我申报贵阳市云岩区帮扶资金40万元,扩大养鱼基地规模,建成生态冷水养鱼20亩,投放鱼苗15万尾,目前成品鱼正在上市销售,入股村民也分到了红利。

以前村民总说:“种点玉米,够吃算了!”

现在村民都说:“家门口一天就是100块起底,只要肯干就有收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唐波 )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