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纳雍县人民法院获得一份惊喜:贵州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耘为该院颁发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荣誉证书。荣誉证书来之不易,它是纳雍县人民法院五“度”互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成果。
3年来,纳雍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等各项职能作用,筑起妇女儿童保护墙,让“速度、温度、宽度、深度、广度”五度互济,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速度 快审快结提高办案效率
涉及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以及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诉讼案件,往往是“时长疑多”,久拖不决,在公众中容易带来疑问甚至质问。因此,快审快结成了人民法院向公众的承诺。
在纳雍法院,凡是涉及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以及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诉讼案件,一律快审快结,体现司法的从快、从速。
近三年,纳雍法院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中,一手抓审判,一手抓维权,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探索妇女儿童维权新机制,不断强化对妇女儿童的司法保护。凡涉及妇女儿童身心健康案件,均由有审判经验的女法官专门审理,尽可能安排女陪审员参加。在快审快结的猥亵、拐卖妇女儿童、强奸等151件案件中,都体现了“从快、从严、从重”原则,突出了审理的“快”、判决的“快”,平均审理时限仅7天,为妇女儿童维权构筑坚固的司法防线。
温度 当宽则宽彰显法治人性
涉及妇女犯罪的案件,对初犯、偶犯、社会危害性较小的女性被告人,纳雍法院当宽则宽,对表现一贯良好、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在押女性被告人,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在此类案件的审理中,纳雍法院审前引入被告人亲属参与,让他们去劝导、教育、感化、挽救女性被告人,有效预防这些群体出狱再犯。
同时,在案件审理中,涉及女当事人隐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在彰显法治人性方面,还积极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全面构筑咨询投诉、司法保护、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社会救助、维权热线和信访窗口、妇女维权合议庭。
宽度 保护圈传递司法温情
对未成年人案件保持宽度,彰显司法温情。
凡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一律封存,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一律指定辩护,并且不公开审理,给未成年人划出了保护圈。近三年,共为未成年人指定辩护118人(次),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86件案件,审判一律未公开。对涉及妇女的案件保持宽度,让妇女这个弱势者在法律面前显得不弱。
家事审判制度的改革,让婚姻家庭纠纷中相对弱势的妇女的保护成为现实,更让婚姻危机转“危”为“安”。近三年,家事审判中,纳雍法院通过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圆桌调解、当庭判决等方式,挽救婚姻危机家庭3611个,90%以上的婚姻家庭案件都在诉前达成调解协议。
建立婚姻家庭案件回访制度,对调解和好或判决不离的婚姻家庭纠纷,全面回访,进一步加深情理开导,使得出现裂痕的家庭和好如初,未成年子女能在父母膝下享受天伦之乐,接受良好教育,老人有依靠,不留守空巢。
深度 刚柔并用实现“案结人和”
纳雍法院平等保护外嫁女权益。针对外嫁女无权参与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无权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传统歧视观念,纳雍法院严格依法处理,近年来共判决此类案件38件,支持外嫁女的诉求,依法保护了外嫁女的合法权益。
纳雍法院针对婚姻家庭案件中双方当事人都不愿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情况,实施劝说教育,进入司法干预。组建家事审判组,专职办理婚姻家庭案件,通过诉前调解方式,化解一些简单的家事纠纷,减少对簿公堂带来的情感对抗。纳雍法院在审判家事案件时,用父母、孩子、丈夫、妻子等称谓的牌子替代原告、被告席位,让案件审理更加人性化,消除双方当事人内心冲突演变的诉讼对抗。
广度 多重创意彰显普法思维
近年来,纳雍法院配置“车载法庭”“背包法庭”,让婚姻家庭案件就地得到审判。巡回审判一方面助力案件在家门口化解,方便“修复”双方感情和家庭关系;另一方面,能让旁听群众目睹庭审,为那些具有家暴倾向甚至实施家暴行为的人敲响警钟,达到妇女权益保护目的。3年来,纳雍法院全面落实咨询投诉、司法保护、法律援助、社会救助和妇女维权合议庭等工作,巡回审理婚姻家庭案件1841件。
每年三八节纳雍法院开展妇女维权周活动,宣传妇女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3年来,开展涉及妇女权益保护宣传宣讲活动15次。先后在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法治毕节专刊》《纳雍报》等媒体发布妇女维权案例近200个。
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每年利用“主题党日”“六一”儿童节等活动,先后走进厍东关乡白泥小学、化作乡倮都小学、勺窝镇希望小学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校园性侵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普及,筑牢预防防线。
纳雍法院将继续发挥司法能动功效,坚持惩罚与教育并重、挽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不断推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让每个家庭更和谐、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罗俊荣 周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