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沈长志
“我是‘小雷锋’,我是‘小蜜蜂’,我是‘小马驹’,始终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为党,为民‘志愿义工’,为人民服务一辈子。”打开赖兆铭泛黄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这样一句话。
如今,这句话依然激励着82岁的赖兆铭。在长顺县城的大街小巷,每天都会看到他佝偻的背影,一手拿着大号园艺剪刀,一手提着布袋,时不时给路旁的小树、花草修枝剪叶,做起了这座城市的义务园丁。
1985年,祖籍浙江兰溪的赖兆铭怀揣支援西部、建设西部的梦想,举家迁往长顺县,担任长顺县民族中学语文教师。由于当时学校的硬件设施较为简陋,为了增添点儿生气,他便自置锄头、肥料、镰刀等工具,开始在学校空地种花种树。没想到这一种就是35年,从校内到校外,从城区到郊区,他的足迹遍及了县城大街小巷,手中的锄头挖遍县城的旮旮旯旯,撒下的花卉苗木四处生根发芽。
“以前当园丁是教书育人,退休以后,我继续当园丁,任务是种树种草绿化环境。”赖兆铭说,从教师的园丁变成了绿化环境的园丁,这件事让他感到很高兴、快乐。
1956年,18岁的赖兆铭刚好在读初中,当他接触到《可爱的中国》这本书籍,便深受方志敏的事迹影响,第一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于是,他在心里开始种下了“为人民服务”的种子。后来,又受到“雷锋精神”的影响,让赖兆铭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每天栽花种草,修剪枝叶,是赖兆铭雷打不动的行程安排。这些年来,赖兆铭每天坚持2个小时以上的义务环保劳动,共义务栽植花卉40余种近亿株,种植树木3万余株,用坏锄头27把、水桶32只,挑断扁担15根……
长顺县民族中学教学楼门口,生长着一棵枝叶繁茂的冬青树,那是赖兆铭来到长顺种下的第一棵树。如今,这个参天大树已经成了孩子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赖兆铭每次经过,都会双手抚摸着大树,给孩子们讲述着他与树的故事。
在赖兆铭心中,教书育人,培养的学生和辛勤培育出来的花草树木都是他最心爱的孩子。当记者问道,这条园丁路会坚持多久,赖老师说,如今女儿、孙女也都成为了人民教师,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绿化环境,他永远都不退休,并希望自己的后人能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