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密码”

2020年10月29日08:30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徐春燕 通讯员 李培松)遵义市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体废物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实现生态质量和环境发生历史性新变化。

近日,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87个)中,遵义市红花岗区、凤冈县、习水县三地入选。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全国160个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情况测评中,遵义生态环境评分90.16,位居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遵义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6个,国家生态县(市)2个,国家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生态乡镇38个,省级生态县7个,省级生态乡镇187个,省级生态村95个。

从生态创建的丰硕成果到生态环境满意度评分的全国第一,遵义生态底色越擦越亮。

据了解,此次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生态环境监测包括空气质量、河湖水质、噪声控制、垃圾收运四个方面内容,90.16的评分是群众对近年来遵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客观感受和评价。

成绩背后是遵义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具体实践:从划定实施14个县(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到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从环境空气质量月月曝光通报,到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从燃煤锅炉淘汰、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集中治理,到大气污染源解析……点点滴滴都是各级各部门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务实行动。

一组组环保数据,是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2019年,遵义市主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天数为365天,优良天数358天,优良率(达标率)98.1%。全市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六项参数监测项目全部达标,优良率在93.6%至99.4%。今年1至9月,遵义PM2.5平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优良率为99.3%。

截至目前,全市关停关闭煤矿10处,整治“散乱污”企业48家,淘汰燃煤锅炉19台,铺设中心城区天然气管道650公里;完成中心城区93.4%的出租车“油改气”工作,另投入运营866辆天然气清洁能源公交车。

对有碍于生态环境质量的25个项目进行调整或婉拒,遵义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行动始终如一。

穿城而过的湘江河畔,白鹭齐飞;在湘江河的另一段,有人在清澈水中游泳,还有独具特色的独竹漂表演。这些生态美景是遵义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持之以恒打好碧水保卫战换来的。

赤水河从曾经的“受伤”,到如今鸟飞鱼跃,在2018年获第二届“中国好水”优质水源称号,成为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见证,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将赤水河作为示范点,在完善设施、提升治污能力,有效控制水体水质恶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整套可复制推广的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成果。

全面实施的“河长制”是最为显著的改革成果之一。而在遵义不仅赤水河有专属“河长”,该市398位市、县级领导也担任河道河长,1398名乡镇干部和2449名村(社区)干部担任辖区内的河长。全市416条河流、515座水库和重点山塘实现“河长”全覆盖。

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赤水河干流仁怀段茅台取水口上游水质良好,22项水质评价指标均达到规划Ⅱ类水质标准,赤水河干流赤水段整体水质继续保持Ⅱ类;所有监测断面均未检出铅、镉、汞等重金属。2019年,遵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为良好,全市11条河流22个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类别的有22个,水质优良率100%。

“治污治水·洁净家园”持续进行,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固体废物治理和乡村环境整治扎实推进……2019年底,该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65%,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08%,全市环保基础设施逐步筑牢。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让碧水共蓝天一色,经济与环保并进。今年仁怀市进入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第16位,习水县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第95位。赤水市成为遵义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值得一提的是,红花岗区、凤冈县、习水县均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成为引领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GDP”的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