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党建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菌香弥漫幸福味 民富县强生态美

2020年10月26日08:08  来源:贵州日报
 

深秋,走进遵义市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村,一排排黑色的食用菌大棚整齐地矗立在阳光下,述说着此地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3年前,浣溪村没产业、没项目、没劳动力,属于典型的“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常年积累为“零”。

3年后,浣溪村食用菌、蔬菜、旅游等产业迅速兴起发展,2020年人均收入1.2万元以上,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30余万元,令人为之兴奋。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引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昔日“空壳村”脱壳,道真自治县在探索和示范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近年来,道真自治县聚力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以菌、菜为主的“菜县菇乡”产业定位,规划了“23221”(2亿棒食用菌、30万亩蔬菜、20万亩茶叶、20万亩中药材、10万亩烤烟)产业布局,该县坚持党组织领导、优势产业引导、合作社主导方式,通过实施“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现了产业兴、群众富、村财增,成功破除“空壳村”难题。

浣溪村就是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2018年道真成功引进以贵州同辉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将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建在了浣溪村花园坝区。同年8月,占地面积230亩的195个食用菌种植标准大棚正式建成投用。

隆兴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雨生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是农户要参与进来,才能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为助力产业发展,该县组织龙头企业成立党支部,镇村食用菌基地组建党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并创新设置政策宣讲型、纠纷调解型、技术指导型、产销对接型等“功能党小组”,发动党员示范带头种植,把稳了群众致富“方向盘”。

2018年8月,浣溪村村委会主任周前华一马当先,成为“吃螃蟹”的第一人。

当年,他带头认领了7个大棚进行食用菌种植,两个月后采摘了第一茬香菇,每个大棚获得2.5万元收益。一季香菇可采摘5至6茬,效益十分可观。见到效益的村民们积极认领菌棚种植,目前,该村年种植香菇300万棒,年产值达2250万元,已带动62户372名菇农参与种植。

周前华笑着说:“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涨,100多个大棚不够分配,群众们就自筹资金建设大棚,成立蘑菇农庄,走上了‘蘑菇路’,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发展壮大。”

实际上,浣溪村创新探索出“1+2+N”模式,使企业效益得到保障,农户收入得到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实现企业、农户、村级集体经济三方共赢。此外,该村自发展食用菌产业后,蔬菜种植、乡村旅游也迅速兴起,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逐年丰富。2020年,浣溪村所有产业实现产值6200余万元,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共1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龙头企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企业降低债务风险的有效举措。

道真自治县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模式,以合作社为纽带,带动群众种植食用菌,通过以产返点、村社领办、资产租赁3种方式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其中,公司以每斤一级菇0.1元、二级菇0.08元、三级菇0.05元的返点形式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全县龙头企业以产返点增收村财达400余万元;以产业扶贫项目资金、集体专项资金等直接作为村级资产,实行资产租赁入股创收,使村财年收入达600余万元。目前,该县村级集体经济积累3800余万元。

据统计,道真自治县8个村级合作社经营菌棚83个,242个专业合作社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有17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有68个;建设镇级食用菌园区8个、村级蘑菇农庄30个,建成食用菌大棚2300个,累计投放菌棒8000万棒,已覆盖11个乡镇30个村居。

支部红色引领,产业绿色发展。村还是那个村,地还是那块地,四处弥漫的菌香,村民们都说这是“幸福”的味道。

下一步,道真将继续围绕“菜县菇乡”产业发展定位,通过建立完善菜菌并进、政企联建、产销一体3种模式,大力实施“23221”农业产业化工程,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建设民富县强生态美的新道真。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