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吃饭了没有,快来我家吃,今天做了好菜!”
“陈书记,上我家来吃,今天我家炖了腊猪脚~”
“陈书记……”
从村头到村尾,是习水县同民镇蔺江村第一书记陈先强每天必经的一条路,一路上村民们热情招呼的场景每天都会反反复复出现。
2017年8月,陈先强从习水县发改局选派到蔺江村,这是全县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摘贫帽,助增收,让这里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深深地烙在陈先强的心里。
“刚开始还是吃了不少闭门羹。”回忆起刚到村里的场景,陈先强说。一有时间,他开始走东家跑西家走访村民,一天多则跑十多家,少则跑两三家。晚上回到住处,他把每户情况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蔺江村共有286多户,陈先强光入户笔记就记了厚厚几本。
为了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陈先强想到了自己的“娘家人”。他开始协调争取遵义市发改委、习水县发改局、党建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推动实施村基础设施建设。他的努力让村民对这个陌生书记逐渐有了改观。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刚到蔺江村,陈先强先从建强村委班子入手。讲党课,划职责,强考核,开培训。在支部党员大会上鼓励大家对发展致富产业各抒己见,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共谋致富路子。
“凡事都让村干部、党员带个头,给村民塑个样。”村民投身参与到村级事务发展的热情高了起来,村级事务管理越来越规范,村民对对党支部、党员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
“村子要发展,还得靠产业。”产业是蔺江村最大的软肋,没有支柱产业,老百姓的钱袋子怎么也鼓不起来。无资金、无规划、无技术、无销售门路,老百姓心里很着急,陈先强心里更急。
蔺江村村民养殖蜜蜂的习惯,陈先强经多方调研后,将“单兵作战”转变为“抱团发展”,帮助该村成立了蔺江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养蜂户103户。
“你们尽管放心养,技术难题我来想办法。”养蜂产业发展初期,为解决养殖技术难题,陈先强几经周转,到邻县邀请养蜂专家来到蔺江村,现场指导养蜂技术,2019年蜂蜜产量达到4000余斤,产值突破40万元。
“跟着书记村委干,不愁挣不了钱。”尝到养蜂甜头的村民乐呵呵地说。
除了养蜂产业,蔺江村陆续完成种植大树茶1000亩,2020年春季茶青销售收入突破15万元,通过流转同民村土地发展苗木场100亩,利益连结贫困群众125户,2019年户均分红1000元。
目前,蔺江村125户贫困家庭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渠道,全村2019年人均收入突出1万元,实现脱贫增收。在彻底撕掉贫穷落后标签的同时,成功创树“五面红旗村”,2018年蔺江村党支部被县委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陈先强也被授予习水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陈书记不仅让我们村民富起来、日子好起来、村庄美起来,更让我们心里亮堂堂、生活美滋滋。”村民陈安琴说。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之年,陈先强给自己排了密密麻麻的计划表:继续为养蜂产业拓展销路,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制定高山蔬菜种植方案……作为第一书记,陈先强扶贫的脚步从未停歇。(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