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五年来铜仁发展年轮,让人百感交集。
五年来,铜仁各族人民逐梦前行,在广袤热土挥洒豪情与汗水,谱跨越发展新华章,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铜仁坚持生态优先,牢牢守好两条底线,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黔东门户绿色崛起。
磅礴数据勾勒五年来发展脉络。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芝麻开花”。2016年858亿元、2017年990亿元、2018年1066.52亿元、2019年1249.16亿元……
——全市经济增速“笑傲武陵”。铜仁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省、高于武陵山区,分别为12%、11.9%、9.6%、8%……
站在关键节点,通过文字去感知五年来铜仁发展的波澜壮阔与沧桑巨变。
绿色发展 黔东门户绿色崛起
铜仁火车站汽笛声响起,高铁动车组穿山越岭……速度与激情,缩短铜仁与外界时空距离,更让人们感知奔跑的力量。
五年来,铜仁市交通运输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1亿元,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日臻完善,逐步成为武陵山片区区域性交通枢纽。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8万公里,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一完善、二融合、三提升”的发展目标。
2018年,铜玉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高铁通达铜仁主城区;2017年,铜仁凤凰机场获批临时航空口岸,2018年,开通国际航班,直达北京、上海等城市,随着黔北机场获批,一市两机场格局正在形成。
东部陆港海铁连运,推动铜仁搭上“一带一路”快轨,乌江航道重焕活力,为铜仁融入“长江经济带”畅通动脉,实现历史性突破、根本性改变、跨越式发展,对外开放通道越拓越宽。
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交通格局,让铜仁从“边缘”走向“前沿”,黔东门户实至名归,内陆开放活力绽放,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资金、企业、客商在铜仁汇聚。铜仁营商环境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评为“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
截至2019年底,铜仁市12个产业园区完成总产值710亿元,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5.4%;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成功列入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名单,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47.91%。
铜仁坚持生态优先,牢牢守好两条底线。“十三五”期间,铜仁出台《梵净山保护条例》《锦江河流域保护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大力推进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森林覆盖率65.19%,排名全省第二,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7%。
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以康养为主的文化旅游业和大健康医药产业,实施“一带双核”战略,推进旅游持续井喷,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
脱贫攻坚 撕下绝对贫困标签
铜仁,居于武陵山脉腹地。在过往千百年中,曾久困于穷。脱掉贫困帽,是铜仁人千年的梦想。
挑战贫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五年来,铜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采取超常规举措,全力打好“四场硬仗”,集中火力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撕下绝对贫困标签。
“十三五”期间,铜仁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完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1.2万多公里,受益人口122.7万人,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5.9万人,建制村100%通客运,连户路铺入各家各户。“晴天入村不带灰,雨天入户不沾灰”成为现实。铜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3558处,工程总投资17.15亿元,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6%以上。同时,出台《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农村饮用水管理更加明确,百姓用水更加放心。铜仁实现农村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99.3%、农村供电可靠率99.75%,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光纤宽带、4G网络、广电网络全覆盖,93.85%的3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覆盖。“通讯靠吼”成为记忆。
乡村正奏响振兴曲。漫步黔东大地,希望的田野产业道纵横,粮食、果蔬、茶叶等丰富多彩,通过扎实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业、蔬果、食用菌、油茶六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累计带动22.5万户91.5万贫困群众增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十三五”期间,铜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途径,以全市125个贫困乡镇、1565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做到以岗定搬、以产定搬,共规划建设安置点144个,29.36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12.54万人搬到铜仁主城区和开发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规模。
感人变化让人心潮澎湃。“十三五”以来,铜仁市上下一心,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在小康征程写新篇,截至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6%。
城乡变革 民生事业稳步提升
城市楼房在增高、农村洋房处处可见、轿车成为乡村居民座驾,就医就业越加有保障……基础设施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铜仁的医疗、教育、平安基石不断夯实。
病有所医。铜仁创新建立30分钟医疗服务网络,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10个区县全部纳入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实现全覆盖。
学有所教。截至2019年,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53.5%、84.5%。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顺利完成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各类学生资助,让学生学有所教。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截至2019年底,城乡居民参保率99.5%,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先诊疗后付费”全面启动,城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635元/月、4312元/年。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城镇化率不断提高。铜仁围绕“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城市定位,坚持产城互动、景城融合、教城一体、同城联动发展模式,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157.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87.07万人。
平安是安居乐业的基石。铜仁组织构建社会治安防控队伍,推出“一村四员一警务助理”农村治理模式,构建24小时防控、整体联动、攻防兼备的巡逻防控体系,实现城区3分钟、乡镇5分钟快速处警。
按照“邻近县区梯次增援、跨县区联动响应、多警种合成作战”原则,铜仁建立跨区域情报共享互通、指挥调度协同作战、多警种联勤联防联控工作机制。2019年,铜仁平安建设年度考核排名全省第二,群众安全感99.63%、满意度98.08%,均排名全省第一。
苏铜一家亲,共筑小康梦。“十三五”以来,苏州与铜仁扶贫协作不断走向深入,通过产业、劳务、教育等结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惠及民生,携手共赴全面小康,探索形成的苏州·铜仁结对帮扶“五探索”被人民日报头条刊登;碧江·昆山“七结对”模式被评为东西部协作与定点帮扶第二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进 白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