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火车站接学生”彰显支教丹心

2020年10月14日07:47  来源:贵州日报
 

■ 娄铃英

教育扶贫让“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在贫困山乡逐渐成为共识,它抚慰了久囿于贫的人们对未来茫然失措的心,它激励起偏远山区学子们拼搏向上、勇夺未来的斗志,它更播撒和浇灌出了人们生生不息的希望。

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贵州台江民族中学终身名誉校长陈立群,日前到杭州火车东站接人。他接的是台江民族中学毕业生李玲玲。在今年高考中,一直向往去校长家乡求学的李玲玲,如愿考上了杭州医学院药学专业。

“校长,谢谢您来接我。”一句谢谢,难以表达出李玲玲心中的感激之情。

“安心读书,校长一定会来看你。有什么需要,你随时跟校长说。”陈立群的关切叮嘱,映照出一颗待学子如自己孩子般的爱与责任之心。百忙之中亲自接站、嘱托爱人前往相送、提前联系学校......桩桩件件,看似微小,实则有力非常,在秋末冬初这个已有寒意的时节里,让李玲玲乃至围观者都感受到了极大的暖意。

关注并帮助贫困学生家庭状况,狠抓教学质量,改善教师待遇......在台江担任校长期间,陈立群“分文不取”,躬身教育扶贫,用大爱履行责任,用大义担当使命,谱写出了教育扶贫的奇迹。

可以说,从一所国家级深度贫困山区县的高中到顺利跨入大学,从离开家乡前的忐忑到对大学生活满怀憧憬,台江民族中学毕业生李玲玲入学之旅的发生,是陈立群校长放弃百万高薪,远赴贵州义务支教结出的硕果,也是贵州教育扶贫成果的缩影。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通过陈立群等人的努力,台江县教育工作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考上本科的学生从全州垫底冲到全州第一;辍学的学生从以往的每年100多个,到近两年的净流入;2017年,台江县中考前100名学生,留在本地读书的有95人;2018年,全县中考状元也第一次留在了台江民族中学。

既立足当下,又惠及长远;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教育扶贫让“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在贫困山乡逐渐成为共识,它抚慰了久囿于贫的人们对未来茫然失措的心,它激励起偏远山区学子们拼搏向上、勇夺未来的斗志,它更播撒和浇灌出了人们生生不息的希望。

李玲玲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但陈立群校长对她的关爱并未结束。教育扶贫的美好故事,在她的人生新阶段继续延续。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