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铜仁生猪产业之“怎么卖”——

产销一体化 畅通大循环

2020年09月26日08:5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聪 白春霞

生猪产业发展得好不好,除了看出栏,最重要的还得看销售。为切实解决销售问题,铜仁从产业源头抓起,构建了从养殖、运输、屠宰、加工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实现了市场的精准对接、销售渠道的拓宽。

9月23日,松桃苗族自治县盘石镇的碉边林场,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服务部经理张伟指着坐落林间的种猪繁育场介绍:“这一个种猪繁育场可年出栏优质仔猪10万头,而同等规模的种猪繁育场,我们公司在松桃还有1个。”

“这些仔猪都卖到哪些地方去呢?”每年出栏20万头仔猪,如何销售令记者好奇。

“全部投放到松桃东部的盘石、长坪、正大等10个乡镇养殖。”张伟语气肯定。

“仅松桃就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记者不大相信。

“我们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松桃发展了119个家庭代养农场。”张伟介绍,“目前仔猪供应量还是有所不足,今年我们新建了一个1万头种猪规模的繁育场,建成后公司年出栏优质仔猪量将实现翻番。”

德康农牧有限公司仅是松桃生猪龙头企业之一。每年,松桃全县可出栏生猪超75万头,3万多贫困人口因此受益。

实际上,过去松桃广大农村群众同样家家户户养猪喂牛,然而“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两头猪目的就是为了逢年过节时自家能吃上。

“过去养猪是副业,而且销售一直是难题。”盘石镇盘石村村委会主任杨俊峰深有感触,由于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每次卖猪,要请六七个壮劳力抬到集镇去销售,农村人要赚“猪钱”十分不容易。

现在盘石村已建成投产两个现代化的生猪代养场,每年可出栏8000头生猪。“我们只负责养,销售是德康农牧有限公司的事情。”杨俊峰乐呵呵地说。

县级平台公司出资帮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修建代养场地,而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则将仔猪投放到各村建好的代养农场,待养成大猪后又按照事先签订的保底价格上门收购。

因有大公司做“靠山”,合作社和养殖户不用承担生猪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病疫带来的风险。用杨俊峰的话说就是:“这是一项稳赚不赔的买卖。”

据了解,铜仁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投产的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就有750个。

出栏的大量生猪,最终的归属在市场。为切实解决销售问题,铜仁构建起了从养殖、运输、屠宰、加工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

该市还按照“一、二、三产联动”的思路,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推动品牌建设,成功创建了“贵猪”“鼎嘟嘟”“圣墩”等猪肉品牌。

记者在松桃嘟嘟食品平价猪肉直销点见到,采购猪肉的市民排起了20多米的长队。市民龙女士说:“在这里买肉价格更实惠,而且质量也信得过。”

松桃嘟嘟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松桃自治县蓼皋镇三家人村,年屠宰加工能力50万头。该公司不仅出售新鲜猪肉,而且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将猪肉加工成腊肉、香肠。

为打通销售链,铜仁瞄准省内市场、东部市场和军营市场,在站稳省内、市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供应武陵山周边地区。同时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大力开拓东部市场。还鼓励加工企业与所在地军营建立销售关系,保障猪肉供应。

为做优流通链,铜仁充分发挥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电子商务平台“三支队伍”的力量,精准对接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通过引进合力集团等流通型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华联玛客等本地企业,鼓励支持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建设生猪产品流通市场和鲜销猪肉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鼓励农村有市场意识和经营头脑的村民,利用好“一头连接养殖户、一头连接市场”的优势,大力培育服务生猪产业的农村经纪人队伍。目前,该市已培育生猪产业农村经纪人5300多人。此外,还积极打造生猪产业互联网,构建覆盖城乡的农村电商运营中心、服务站点和快递物流体系,进一步打通产销链。

据统计,今年1至8月,铜仁全市出栏生猪160多万头。其中大部分供给本地市场,50多万头则销往周边省市及东部城市,总产值达80多亿元。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