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兴义市则戎镇卫生院赵耀被安排到该镇硐山村任脱贫攻坚驻村人员,与其他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们一道助力该村脱贫攻坚工作。
赵耀一到村里,为了深入了解全村每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底数清、情况明,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群众精准制定帮扶措施,针对贫困群众的具体家庭情况帮助群众想办法、出点子,努力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以增加经济收入,着力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有的地方因路不通无法开车前往,她不辞辛劳地翻山越岭、爬坡上坎步行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仔细地询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耐心地倾听贫困群众的呼声,认真地记录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能自己解决的就想办法帮助群众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便向村里及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后帮助群众解决,一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驻村不久,因为赵耀人年轻爱学习、进步快,很快变成了驻村工作组的骨干力量。但是,此时每天满怀激情投身脱贫攻坚一线的赵耀却因走路过多患上了膝关节增生,她因为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而依旧坚持工作,下班之后晚上才抽时间去治疗自己的膝关节增生。
村里一低保户,因发展养殖业向银行申请了特惠贷,后来还款期限到了,这户低保户却不到银行偿还贷款。赵耀得知此事后,便到该户群众家里了解具体情况,并宣传相关扶贫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该户群众的思想工作,讲明借银行贷款不还的害处,不但会影响自家的信用和诚信度,而且还会影响全村的信用和诚信度,最终该户群众才同意用发展养殖业后卖牛的钱偿还了银行贷款,在保住了自家的银行信誉的同时也保住了全村的银行信誉。
农村一些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早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那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赵耀驻村不久便遇上了为农村贫困群众改厨、改厕、改圈的“三改”工作,该工作旨在改变农村贫困群众人蓄混住、厕所和厨房卫生条件差的落后面貌,倡导健康卫生新生活。但是她在动员贫困群众进行“三改”时就有很多群众都不同意进行改造,工作一时陷入了被动局面。
赵耀并没有被“三改”工作的一时困难所吓倒,而是毫不气馁、遇难而上逐家逐户地向贫困群众做思想动员工作,积极想办法打开阻碍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运用自己所学的卫生健康知识为大家耐心讲解环境卫生差给大家生活和身体带来的害处,以及“三改”之后给大家带来的便利和好处,逐步让大家接受了“三改”工作,第一户贫困群众进行了“三改”,第二户、第三户贫困群众接着进行了“三改”,于是大家都跟着进行了“三改”,确保了“三改”工作的顺利完成。
在驻村工作中,赵耀都忘不了自己卫生院的本职工作,借助走村串户的机会,向大家宣传健康生活相关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教会当地群众的健康的饮食习惯,努力让乡亲们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倡导好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尽量少生病、不生病,着力减少当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节约家庭经济开支,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硐山村毛草坪组一贫困群众,他的妻子是残疾人,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是在读研究生,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一家人生活的担子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为帮助他家脱贫,在上级的帮扶下让他家发展种植业以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种植金银花等经济作物。那天他在上山采摘金银花时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摔伤了,刚好被下队路过的赵耀遇见,赵耀便立即安排他去医院治疗,治疗结束后又为其报销了医疗保险,这名贫困群众感动得一直对赵耀连声称谢。
赵耀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四岁小女儿两岁,每次离开家时两个孩子都会泪流满面地不然赵耀离开。记得有一次赵耀在村里连续加班多日没回家,由于丈夫也出差了,那天得空回家后才发现大女儿生病了,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严重肺炎。那一刻,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她,在女儿面前留下了愧疚的泪水。
“从驻村以来,由于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已经成为我们驻村工作的家常便饭,而且很多次都是晚上接到电话后便要立即赶到村里加班。家人们虽然担心我一个人晚上开车不安全,但是当他们看到工作的紧迫性却不得不默默地支持着我。”采访中,赵耀这样说出了驻村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采访结束时,赵耀便与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们一道赶往下一户贫困户家中,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里,继续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当地的贫困群众排忧解难……(文/李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