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曹雯
三年又三年,石明警还在赫章县双坪彝族苗族乡初级中学教书。
他是贵州,也是全国第一批特岗教师。2006年,我国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聘期3年。2005年从原毕节学院毕业的石明警报考了首届“特岗计划”。
“自己就是农村娃,知道农村学校有多么缺好老师。”这是石明警报考特岗教师的初衷。
14年来,到赫章县双坪彝族苗族乡初级中学任教的特岗教师,来了又去,而他和同样因“特岗计划”而来的妻子一直坚守。
“特岗教师就像一粒种子、一缕阳光,为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活力,让山区孩子能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石明警说,“10多年来,我们不是没有机会离开,而是舍不得……”
从农村出来的石明警最清楚,在乡下,老师上门家访,是一种被“看得起”的表现。为此,他把家访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初上班时,就特地买了一双高桶雨靴,到班上的学生家走了一遍。师生之间,他对自己的定位,老师之外,是“哥哥”,是“父亲”。
有一年,石明警教过的一个学生回乡结婚,邀请他参加婚礼。酒筵散后,学生家长拉着石明警的手说:“我们家3个孩子今天能走出去,都得益于您的教导、受您的影响,您也让我们改变了对教育的认识。”这让他感动了好一阵子。
2014年,赫章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城区学校缺编教师招考录取考试。这一年,石明警的女儿5岁了。他想为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就学环境,于是报名参考,并被城区一所学校录用。
石明警清楚记得那一天,2014年8月26日,招考选岗的日子。早上,他没去上课,他被城区学校录用的消息还是让学生们知道了,他的电话就一直没停。
“石老师,您不回来了?您走了啊?”这是一个学生带着哭腔的声音。
学生、家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有老师电话中告诉他,学生们纷纷跑出教室,找寻他的踪影;还有学生跑到校长办公室,恳求校长留下他。
“我是去县城开会,要回来的……”电话中,他只能这样稳定学生的情绪。
在县城新学校门口,他犹豫、纠结,最后作出决定:回去!
他依然清楚记得那一幕:走进教室时候,同学们脸上都挂满泪痕。
他强忍夺眶的泪水,把学生们带出教室,一起玩游戏,调节大家的情绪。
石明警放弃了选岗,又回到了双坪彝族苗族乡初级中学,回到了等待他的孩子们中间。
“进城工作,这对于边远山区的教师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为什么放弃,只为那一双双不舍的眼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