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带动兴产业“黔山贵鱼”富农家

2020年09月08日10:19  来源:贵州日报
 

8月27日,秋高气爽,记者一行来到江口县凯德小龙塘冷水鱼基地。三面环山的地形,几条上百斤的鲟鱼正在几个大型鱼池里悠闲游动。

“这个鱼池的鲟鱼是公司的观光鱼,也是公司以后养殖的主要品种。”贵州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再孝说。

跟着袁再孝,记者一行参观基地里的大鲟鱼池、鱼苗池和孵化池。据他介绍,鲟鱼是冷水鱼的一个品种。公司之所以选择在江口县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是因为江口县依托梵净山的水资源优势,水流量大、常年的水温一直低于22°C且水的溶解氧在8mg/L,能为冷水鱼养殖提供最佳生存条件。

鲟鱼是鱼类动物,有腥味。但是,这个基地竟然没有一丝鱼腥味。带着疑问,记者咨询袁再孝。“是当地的养殖条件决定鱼的品质。”他解释说,基地没有鱼腥味,一方面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小龙塘基地建立在水库下游位置,常年的流动冷水保证水质;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每天都会有专人负责清理基地的鱼池,保证鱼池干净卫生。

据悉,在发展冷水鱼产业方面,江口县提出坚守生态底线,创新冷水鱼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理念。

坚守生态底线。美丽的梵净山为江口提供资源优势,同样,珍惜环境资源的江口群众在处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上也一直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创新冷水鱼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冷水鱼产业作为江口县“一县一业”的代表,也是江口县“3+2”特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2017年以来,贵州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江口县委、县政府支持下,投入资金6700万元,顺利完成两个鲟鱼项目基地工程建设,累计完成4.5万平方米水池的建设工程,鱼苗培育池3500平方米,生活用房1500平方米,孵化车间400平方米,场区道路硬化4800平方米等。投放鱼苗110万尾,养殖商品鱼150万斤,创产值2150余万元。公司累计解决60余人长期就业,带动47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好山出好水,好水出好鱼。正是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江口的冷水鱼产业做出“黔山贵鱼”的特色品牌,并且构建以鲟鱼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同时,该县正在努力探索一条“以科技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商业运营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绿色农业带动生态旅游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万芬)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