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挥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

2020年08月26日09:00  来源:贵州日报
 

彭吉军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实施主体、激励保障等多方面内容,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成效,关键在发挥好专业课教师的主体作用。

促进教书育人职责的回归。教书和育人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的统一,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扭转“教书”与“育人”脱节的突出问题,促进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回归。

扩大课程思政建设的覆盖面。与承担显性育人功能的思政课相比,承担隐性育人功能的专业课无论是课程类别、课程门数还是课时数都远远高于思政课,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频率也远远高于思政课教师,因此,让专业课教师各自“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有助于构建广覆盖、多类型的课程思政体系,丰富课程资源供给,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实现。没有专业课教师这个“主力军”主体作用的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就无从谈起。特别要指出的是,“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更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其要义是对非思政课程中隐含的育人元素的挖掘、育人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以及课堂教学中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实现。

着力提升育人元素的挖掘能力。专业课教师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运用,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发现、甄别、挖掘、提炼育人元素提供知识储备。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确定育人元素挖掘的基本框架,确保育人元素的挖掘方向正确、目标精准、适度合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学生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拓展育人元素的挖掘领域,实现育人元素挖掘的与时俱进、常挖常新。

着力提升育人元素的融合能力。专业课教师要从课程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探寻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相融合的原则、途径和方式,找准育人角度,把握好二者融合的契合点,在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的真实融合、深度融合、有机融合、自然融合上下功夫,着力构建“融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的知识体系不被破坏、课程的连贯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课程思政”本质上是“寓德于智”的过程,要身体力行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推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要在对教学过程保持适度的主导和把控的同时,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自主性,采取新颖的授课模式和教学手段,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和良性互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浓厚兴趣,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