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90后女孩贵州屋脊耕耘“芳香产业”

2020年08月25日08:54  来源:贵州日报
 

梁安莉似乎有种“魔力”,取得中井村老老少少的信任,只用了半年时间。

村支书张旭评价她:“踏实,我们都很敬佩她!”

村民候燕称赞她:“漂亮,能干,勤奋。”

贫困户周巧感激她:“是她和花卉基地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甜!”

气质恬静,衣着简约,笑容富有感染力——如果不是事先了解,很难想象这个出生于1991年的香港青年,已经在贵州屋脊赫章县投身扶贫产业两年有余。

“创业可能失败,但扶贫必须成功,只要村民从花卉产业获得收入和分红,我就有走下去的动力。”

“无论香港、广州还是贵州,青年们都应融入祖国发展中。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脱贫攻坚是多么伟大。”

平实的话语,满满浸透着梁安莉对祖国发展的强烈责任感。

8月16日,记者来到赫章县铁匠乡中井村,探访投身贵州扶贫事业的梁安莉,倾听她在贵州屋脊细嗅芬芳的故事。

花海,引发花卉扶贫梦

清晨,立秋后的黔西北高原空气微凉。

中井村花卉基地,400个大棚俨然是400个“微型花海”。

北海道薰衣草、迷迭香、芝樱、美女樱、安娜贝拉绣球……在中井村雷家坪子,常年种土豆玉米的田地里,生长出村民从未见过的“新花样”。

“我和赫章因一片花海结缘。花,是我和赫章老百姓之间的纽带。”

梁安莉口中的那片花海,就是赫章县韭菜坪的野生韭菜花。

2017年夏天,梁安莉和母亲陈洁来到赫章,游览了赫章韭菜坪,漫山遍野的紫色花海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到广州,作为在穗港资企业家,陈洁在广州市番禺区号召下,准备加入对赫章县的对口帮扶。在广东省第一扶贫工作组和番禺区政府牵线搭桥下,梁安莉决定在赫章县开展创业帮扶。

说干就干。随后一年,梁安莉一头扎进黔西北深山,在赫章10多个乡镇深处寻觅,最终把花卉育种育苗种植基地放在铁匠乡中井村。

2018年5月,梁安莉和母亲陈洁共同出资成立广州港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赫章县签订投资协议,正式成为粤黔扶贫协作的一份子。

公司刚落地,梁安莉就带着团队进了中井村。

脱下高跟鞋,进棚种花苗,亲自学技术……梁安莉的一系列操作,让村干部和群众刮目相看。

“一开始,老百姓都不相信这个外国留过学的香港女孩,能到我们山里来种花,觉得她吃不了这个苦。”中井村村支书张旭说,随着梁安莉亲自动手、亲自栽培,大家慢慢转变了看法。

更重要的是,每个月老百姓都能按时领到工资,吃下了定心丸的同时,也增强了信任感。

有了当地村民的支持,梁安莉的花卉基地渐渐走上正轨。

2018年,成功试种白扇菊、橄榄绿等30多个菊花品种;

2019年,引进日本北海道薰衣草、芝樱、针叶天蓝绣球等种苗并试种成功;

2020年,引进安娜贝拉绣球试种成功……

“经过2年多发展,基地花卉产业方向已逐渐细分,薰衣草、迷迭香用于提炼精油;绣球、兔尾草等加工成永生花,而芝樱、美女樱主要用于城市绿化。”梁安莉介绍,薰衣草精油和绣球永生花市场反响很好,是下一步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公司投资已超过1000万元。

贵州屋脊上的“芳香”产业,雏形初现。

笑脸,映照百姓脱贫路

在梁安莉手机相册里,有这样一张照片——梁安莉和贫困户周巧一家迎着阳光,喜笑颜开。

周巧,中井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5月进入花卉基地务工,是梁安莉最早认识的村民之一。

“她进入公司后用心学习技术和管理,成长很快。”梁安莉对周巧的评价很高,周巧更把梁安莉看做“恩人”。

从管护工、代班到基地管理员,这个初中未毕业的农家妇女用1年半时间赢得了梁安莉的信任。

“进入公司后,我的工资从2100元一路涨到4000元。在这里上班,不仅收入提高,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真好。”在家门口务工,周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如今,周巧和丈夫两人都在基地务工,每月工资总收入有7600元。去年,家里添置了一辆代步车;今年,家里又建起了两层楼房,变化喜人。

梁安莉的花卉产业,让许多中井村贫困村民绽放笑颜。

43岁彝族大姐王敏笑了——每天70元的务工收入,可以保证她和儿子生活所需。待儿子因车祸受伤的腿脚好起来,生活会更好。

53岁赵天会大娘笑了——每天按时打卡上下班,月底按时领工资。给孙儿买糖果,是她最开心的事。

57岁彝族阿妈罗姐笑了——丈夫去世后,两个孩子读书的生活费全靠基地务工收入,每月借钱度日的日子远去了。

村支书张旭对梁安莉为村里带来的变化非常感激:“自花卉基地建立以来,村里很多青年返乡务工。留守儿童不再孤单、空巢老人得到照顾和陪伴,中井村也在2018年脱贫出列,摘下贫困帽子。”

“看着村民生活的改变和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这条路走对了。”梁安莉说,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务工收入、大棚土地租金分红、广州扶贫资金基础设施投入分红三大利益联结,已带动600余户、3000多人就业增收。仅2019年,港华公司给贫困户的分红资金,总计90多万元。

从一个笑脸到无数个笑脸,梁安莉在黔西北深山里,践行着产业扶贫的诺言。

热泪,饱含青年赤子心

7月31日,赫章县海雀村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

梁安莉在“海雀记忆”展馆里边走边看,老支书文朝荣的故事让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文朝荣支书的故事我听了好多遍,但是亲自来到海雀村,看到村民以前居住的杈杈房、泥墙房、石墙房,站在老支书栽种的华山松林前,眼泪还是止不住掉下来。”梁安莉说。

这样的感受,放在两年前,梁安莉可能无法想象。

1991年,梁安莉在广州出生,自幼儿园起一直在香港学习、生活。15岁那年,梁安莉独自一人到美国求学。

在异国他乡,梁安莉结识了许多来自内地的青年。听朋友说起内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梁安莉回到祖国发展的愿望愈发强烈。留学归来,她选择到暨南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广州发展。

“虽然留在内地发展,但我的生活半径依旧是粤港澳大湾区。那时,我以为扶贫就是捐钱、送东西。”梁安莉说,直到她走进赫章,亲身参与了脱贫攻坚,才感受到这项事业的伟大。

两年间,梁安莉接触了很多从外省来到贵州帮扶的干部、企业家、爱心人士。从他们身上,她看到国家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付出的努力,看到中国青年的担当。

“很多人因此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包括我自己,从珠江岸边来到大山深处。但我们并不会因为前路难行而停下,因为我们肩上有责任。”梁安莉说,去年国庆节,当她在祖国70周年庆典上看到脱贫攻坚方阵时,她流泪了。因为那时,她已明白脱贫攻坚这四个字的重量和意义。

梁安莉抱怨自己爱流泪。

菊花培育成功却因市场波动太大而不得不放弃时,安娜贝拉绣球培育成活率超过90%时,薰衣草精油提炼品质上佳获得客户青睐时……她都流了眼泪。

“以前我是个好胜的人,流泪是为了释放压力。但现在我已不关心个人成败,我在乎的是肩上责任。援黔帮扶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有责任把这个产业做好做强,为他们脱贫致富出一份力。”

梁安莉说,作为一名香港90后青年,参与国家的脱贫攻坚,收获比付出多。“青年人只有更多地融合到国家发展中,才能更好地融入祖国的大家庭。”

心有芷兰,细嗅芬芳。

如今,梁安莉奔忙在粤黔两地,在帮助村民改变生活面貌同时,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从海雀回来,我把基地培育的芝樱送到海雀村,摆放在文朝荣老支书的墓前。因为芝樱的花语,是希望。”梁安莉说。(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中迪 庞博)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