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之年脱贫带头人系列报道

驻村第一书记陈秋:当好政策宣传员 带领群众战贫困

2020年08月17日07:54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编者按: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刻也不能耽误。在这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歼灭战”中,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推进乡村治理振兴,帮助村民安居乐业,驻村书记、基层干部、脱贫带头人等扎根农村,和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决战决胜之年,人民网贵州频道推出“决胜之年·脱贫带头人”系列报道,聚焦驻村干部的奋斗故事,记录脱贫攻坚的坚实足迹,展示各地脱贫攻坚成果。

陈秋查看香芋长势。王秀芳 摄

位于黔东南州三穗县款场乡的龙脚村,曾因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基数较大等原因,成为贵州省深度贫困村之一。

2018年3月,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陈秋被派驻到龙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挨家挨户走访一圈后,陈秋摸清了贫困底数——全村共824户3038人,其中贫困人口431户1711人,贫困发生率56.32%。

“尽管脱贫任务很重,但既然选择驻村帮扶,就一定要有所作为。”陈秋下定决心要带领龙脚村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为尽快融入村子,与村民建立良好关系,他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走村入户与群众唠家常、询困难、话理想,面对面畅谈交心,进一步拉近彼此距离。

陈秋帮助村民潘存炳销售羊肚菌。王秀芳 摄

很快,村民就和陈秋这个第一书记“混熟”了,大事小情都愿意和他商量。“陈书记,种地的收入实在太少,我想养一些鸡鸭来卖,还差点钱,你看有啥办法没有?”一次入户走访,村民姚元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申请‘特惠贷’。”陈秋详细解释“特惠贷”相关政策后,姚元标当即同意。提交申请材料、与相关部门对接、村支两委审查核实……在陈秋的帮助协调下,姚元标成功申请到5万元贷款,解决了养殖成本不足的难题。

经过此事,陈秋更加懂得了让村民了解政策的重要性。然而,村里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守村民以老人和儿童居多,如何让群众尽快熟悉这些好政策,成为他开展工作的当务之急。

“扶贫政策种类太多,必须因户施策,这就要求帮扶干部熟练掌握精准扶贫基本政策。”为“吃透”各项政策措施,陈秋每天拿着文件研究,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久而久之,他便成为龙脚村的“政策通、活字典”。

陈秋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去拐杖。受访者供图

掌握了政策还得活学活用。为及时将扶贫政策宣传到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陈秋当起了义务宣讲员,挨家挨户解说扶贫政策。他用通俗易懂、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宣传各项政策方针,确保传达不走样,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两年多来,在陈秋的宣传动员下,龙脚村共实施危房改造235户、人居房屋整治275户、易地扶贫搬迁115户、民政帮扶74户。

除将扶贫政策落实到各家各户外,陈秋还积极利用各项政策措施,解决了一系列让村民困扰许久的烦心事。

“陈书记,要是你能让我们用上自来水,保管你到哪家都有饭吃。”这是陈秋听到村民反映最多的意见之一。原来,龙脚村有398户村民的饮用水为地表水,季节性缺水严重,干旱时节,村民都要去山里背水,且水质也难以得到保障。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的用水难题。”陈秋将村民反映的问题一字不落记在笔记本上。之后的几个月里,他带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多次前往三穗县相关部门反映情况,积极争取龙脚村自来水项目。2019年1月,村民如愿用上盼望已久的自来水。

龙脚村中化组已经投用的排洪渠。王秀芳 摄

中化组村民反映,组里50亩农田每到汛期都会被淹,损失惨重,希望解决排水问题。陈秋实地查看后,积极向贵州医科大学党委汇报。2019年6月,学校党委联合三穗县委向贵州省水利厅申请到60万元资金,在农田间修建了380米长的排洪渠,既解决了汛期的排水难题,又能在干旱季节进行灌溉,一举两得。如今,50余亩农田均已种植香芋,预计8月底即可采收,昔日的“烂泥田”蜕变成群众增收的“致富地”。

实施亮化工程,修建文化广场,开展垃圾集中清运处置……在陈秋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龙脚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民生服务及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潘存炳展示自己种植的羊肚菌。王秀芳 摄

此外,陈秋还帮助龙脚村争取到多个产业发展项目,初步形成东西部协作、中药材种植及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在贵州医科大学支持下,建立龙脚村中药材管理及农特产网络销售平台,打破产业发展瓶颈,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019年4月,三穗县整体脱贫,龙脚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正式告别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