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草海 六万亩耕地变生态用地

2020年08月14日08:57  来源:贵州日报
 

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被誉为“贵州旅游皇冠上的一块蓝宝石”的威宁草海宛如少女,静静地躺在层层大山的温柔怀抱之中。

近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媒体团走进威宁,在风光旖旎、满目翠色的美景中,探访草海生态保护之路。

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人们并未意识到这颗“高原明珠”的价值,在草海上建起了村庄,种上了庄稼。两次的人为排水造田,让湖泊从原先的45平方公里缩小到5平方公里。

草海治理迫在眉睫!

2015年开始,威宁启动“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治污净湖、造林涵湖”六大工程。同年,贵州草海保护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为草海治理打造专业团队。

草海治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草海紧邻威宁县城,随着城市发展,人类活动频繁,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草海中,加上过度旅游开发,草海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有居民回忆,当时走在草海边上,臭味刺鼻。

“草海保护区北坡整治是一项重点工程,原来,这条草海和城市间最紧密的带状区,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不到10%。”公司董事长郭鹏说。如今这一区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成为城市和草海间的生态绿带,既能减少人类的强行干预,又能改善区域气候和环境。

威宁还建成1万吨污水处理厂、环草海19个分散式污水处理站以及西海码头水质净化工程,收集、处理周边生活污水,保障了草海补给水源的水质。

经过多年的努力,6万多亩耕地全部变为生态用地。“有的恢复为湖面,有的变成沼泽,有的变为鸟类栖息地。搬迁出去的老百姓被安排到公益岗位,可在异地就业。”草海管委会项目管理处副处长夏朝文说。

草海治理与地区发展并不相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搞好生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走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郭鹏说,不止着眼于草海,120平方公里之外的山头水沟也要治理,才能根本地、长远地解决草海的问题。(周雅萌 庞博)

(责编:罗彬月、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