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王武监狱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独创“1+1+1”三步走的全新咨询工作模式,尽早发现罪犯的心理问题,并予以正确引导,消除罪犯在监期间心理障碍,提高监管改造的质量,实行科学化管理。
新犯测试 预测筛查第一步
罪犯进入王武监狱服刑改造后,心理矫治中心组织开展新犯100%心理测试。新犯测试完成后,中心对参与测试的每一个入监新犯进行建档,档案中包含罪犯个人资料、犯罪记录、心理测试结果。心理测试通过艾森克人格测试量表(EPQ)、90项症状清单(SCL-90)两个量表,从罪犯的性格特征、近期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等真实反映罪犯心理状况。测试完成后,中心对参与测试的罪犯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筛查,筛查出部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入监新犯,将测验结果反馈到监区,同时,中心组织心理咨询师对这部分罪犯进行咨询谈话。谈话结束后,整理成心理矫治记录,存入罪犯档案,以便后期再度跟进、回访。
普遍调查 重点捕捉第二步
根据监狱相关安排,心理矫治中心对全监在押罪犯进行了大范围的普遍调查,通过各监区问询呈报,各监区将监区内在押罪犯中改造表现最差、有明显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家庭存在重大变故的罪犯上报心理矫治中心。中心根据监区上报的具体情况,重点捕捉目前迫切需要干预的罪犯,组成咨询师队伍进行危机干预。
集体谈话 对症下药第三步
因封监管理的特殊情况,心理矫治中心咨询师面临进出监不便、难以快速回应各个监区的咨询需求的问题,中心积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经研讨商议,中心决定召集封监咨询师,组成封监干预小组,对入监新犯及普查筛选的重点罪犯进行集体谈话。在确保间隔距离1米以上、无交叉接触的情况下,2020年8月4日,心理矫治中心在监区食堂组织开展以“积极抗击疫情,守护心理健康”为主题的集体心理咨询。本次心理咨询共计15名咨询师、17名罪犯参与,咨询师们利用自己的专业咨询技能,对心存困惑的罪犯进行解惑答疑,对有心理问题的罪犯进行危机干预,对需要帮助宣泄的罪犯进行正确引导。
下一步,王武监狱心理矫治中心将不断努力,在创建政治过硬、组织过硬、能力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业绩过硬的模范机关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贵州省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