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骄阳似火。8月2日中午,贵州省著名双钩书法家刘杨,顶着烈日驱车随意游历记录贵州德江傩乡见闻。书法家刘杨发现,当地许多古代文化符号直指明朝初年开疆固土的黔南侯府张义源等多位古代将军。
遗憾的是问及多位德江稳坪当地人,都不知道黔南侯,至于古祠堂、古墓,更是无从谈起。当他走到铁坑村寻访傩戏时,一次无心的询问,居然得到黔南侯古祠堂和墓位于枫香村的信息,于是马不停蹄赶往枫香村海溪沟探访傩堂戏的发祥地。
六百多年的明朝黔南侯古祠堂,和多位古代将军的遗存分散各地,应当如何保护修缮?他呼唤更多人对黔南侯张义源及多位战将的关注和了解。
又一天的德江热浪寻顾,驱车到务川时,已是晚上九点,相比德江,务川凉快了许多,我一下有了爽爽的亲近感。在务川酒入豪肠,三分化作了敬畏,七分回味着今日热浪之德江。于是,酒酣醉意朦胧,本该入眠时间,书法家刘杨开始了今日热浪德江的游历记录。
(一)傩戏之乡寻访
最先知道德江是因为乌江石,刘杨是石头爱好者,因为爱石,知道了乌江石产地的德江。
后续了解,知道德江?除了乌江石,有炸龙、花灯,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傩戏传承,以及平定苗民叛乱,被明皇庭封为万户侯的黔南侯张义源。
巧得很,傩戏之乡和黔南侯古墓均在德江稳坪镇,于是,顺道开启了稳坪歌咏傩戏和沉寂古墓的寻访之旅。
傩戏主要流行于贵州东部和西部,东部以德江为代表,西部以安顺为代表,很长一段时间,各方偏执一词,都以正统传承自居,即便是德江傩戏被文化部认定为贵州傩戏非物质文化传承地后,依然有不同声音自诩源头。
稳坪镇铁坑村为德江傩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刘杨需要寻访,更为主要的是,稳坪一词吸引了我,让我内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和平,一份多么朴素的渴望。
德江去稳坪不远,但行路颠簸蜿蜒,有的路面可以用危险形容,这样的山路驾驶,心惊胆战,我在想,稳坪字面的波澜不起,却有着一路走来的风险起伏和小心翼翼,和平本该是止戈,是兵之远去,但很多时候,和平却是因为兵的强盛,才有了可以和平的基石。人性的恶,不是道德可以完全教化的,陈兵以武,实力让和平巧妙平衡。
因为缓慢,偌大稳坪镇,只有一家集早餐中餐为一体的路边餐馆。老板为当地人,清瘦但不干练,生意淡心无常,对客人,没有其他地方商家该有的热情,而是随缘平淡,长期慢生活,挣钱,也不想快了。
资料显示,傩戏传承地为铁坑村,离稳坪5公里左右。
沿着一条乡间小溪,饭饱后的我开启了傩戏之乡–铁坑村的寻访之旅。
铁坑村八百多户,三千五百多人,有多个成型傩戏班子,傩戏艺人多达两百多人,不愧傩戏之乡誉称。
傩戏展馆位于村委会一侧,入口处,竖有“中国傩戏之乡”的高高牌坊,最吸人眼球的是牌坊两侧的两幅对联,其一:水沝淼?龙宫殿;石砳磊*(4石叠加)南海岸。其二:日昍晶*(4日叠加)通靝埊;月朋*(3月叠加)朤镇乾坤。这样僻字叠加对联我第一次见,读不出不说,即便读出也无法文字输入。是傩戏的神秘让铁坑人有意为之还是傩戏本身的神鬼文化飘逸?我疑惑着向村里百姓求证,百姓满头雾水,一脸茫然。
“还有这样的东西?”
百姓哪有心思关注牌坊对联,他们关注的是牌坊用多少钢筋?用多少水泥?花了多少钱?文化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爱傩戏,不过是从小生活的娱乐延续,驱鬼除妖,锣响鼓鸣,不过是劳作之余,喝着酒听听,吃着饭看看,酒和饭是实在的,而戏是缥缈的,文化更是不着边际。
带着对联疑惑,我踏进村委会,今天是周六,因为脱贫攻坚,村委依然有人工作,当我说明来意时,村领导也是一脸蒙圈,建议我询问傩戏艺人,我的个天,脱贫口号,文化搭台喊得通天响,他们做的文化秀场,却秀而不文化,虚空层面的上层对接居然推给工匠精神的底层傩戏艺人。
其实,傩戏对我不过是一份远观,我不会懂,也不会后续追问,来了就好,看了就行。
遗憾的是,小小傩戏展示馆,一把铁锁把门,透过门缝,管中窥豹般欣赏着凶悍有加的傩戏面具和色彩玄乎的傩戏服装。
好在,村委会大楼每层楼道均有柔和处理后的傩戏面具照片,美颜后的面具,凶悍之气去多,慈眉善目迎来,傩戏与其他剧种一样,依然是正义战胜邪恶,依然是朗朗乾坤的正能量,如此,傩戏人物的凶悍,便有着对邪恶的无言震慑。
铁坑村的走访,我没有走访真正的傩戏艺人,莫名其妙的牌坊对联,辛苦加班,停留于文化和政治口号村干部,我在想,铁坑村的傩戏会有怎样的传承?
(二)黔南侯古祠堂寻踪
今日来稳坪行,除了寻访傩戏传承外,还有着黔南侯张义源古祠堂的寻古。
遗憾的是问及稳坪多人,都不知道黔南侯,至于古墓,更是无从谈起。铁坑村傩戏寻访的无心询问,居然得到黔南侯墓位于枫香村的信息,于是马不停蹄赶往。
枫香村离稳坪镇十余公里,是一个极其散落的自然村落,位于大山之凹,小山之脊,山路起伏大,弯道多而险,热浪滚滚天气,我紧握方向盘的手心,居然有着心惊胆战的冷汗。
好不容易到达枫香村,可以询问的人家只有两户,同样,没有人知道黔南侯,他们建议我到村支书家询问,他们以为村支书是最有见识最有智慧的人。
村支书家位于枫香村上风最佳风水位置,是一幢贴有白色瓷砖,与村陈旧木房形成鲜明对比的现代房子,无疑,在这大山深处,这样的房子有着权力和财富的符号。
无奈的是,房门大开的村支书家没人在家,我的黔南侯寻古,又走进狭窄胡同,黔南侯何许人也,需要我这般辛苦寻顾?
海溪沟虽属枫香村,但因自然村落的地理阻隔,海溪沟离村委会还有较远距离。
也是蹊跷,我在海溪沟路边询问黔南侯墓时,几位年轻人极度敏感,用审视语气问我为何寻访?有何目的?想干什么?让我很是难受。他们还要求我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不仅如此,还对身份证及我本人照相录像,极为认真严肃,我有了隐隐的担忧,难道我的寻访询问触及到他们某一敏感神经?要不,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怎么会有这样的不对等方式?
既然出示,就出示给你们看个够吧,我将车上所有证件拿出供他们审核,有身份证,驾驶证,还有书法家协会会员证,作家协会会员证等。见到这么多证件,他们的盘问语气和缓了许多,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看着很有见识的中年男人拿着我作家协会会员证反复对照后说:你真的只是文化寻访?我无奈点点头。
经过近十分钟的“仔细盘查”,我终于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原来他们是张氏子孙,奉家族昭命看守古墓,据悉,前段时间,也是我这样的古墓寻访者,在一个大雨滂沱之夜,盗掘古墓,所幸古墓规制宏大,盗掘者又为菜鸟级别,盗墓者只挖到第一层便惶恐终止。自那以后,古墓守护的张氏后裔护墓倍加谨慎,如履薄冰,如此,仔细盘问和严格审视便顺理成章和理所当然了。
由于对我的信任和对先祖黔南侯的荣耀展示,他们终于带我到侯爷墓前。
黔南侯墓碑重建于清嘉靖年间,墓前两侧竖有3米高的华表,表上石刻狮子跪柱,墓碑正中阴刻“明皇授封都军万户侯讳义源张公墓”。墓埋于林中,究其土面规制不觉得恢宏,但根据古墓风水走向,可以判定规模宏大,一个地下的世界,见证和陪护着黔南侯曾经的尊贵和荣耀。
不仅如此,他们还带我看了黔南侯哥哥张义方墓,相比弟弟张义源,哥哥张义方墓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土堆,带我寻顾人员讲,当时平苗乱,我方多场失败,黔南侯哥哥张义方及多位张姓族人战死,为了避免苗人掏坟掘墓,辱没先祖,张氏坟山一夜之间所有墓碑全部沉溏,保住了张氏风水龙脉。
哥哥战死后,弟弟张义源义不容辞组织平叛,最终完成夙愿,为家族复了仇,为朝廷立了功,功拜万户侯,官封黔南侯。
其实,我对黔南侯墓的寻访只是文化的探究感悟,我不是学者,不需要严谨的学术考证,需要的只是那方墓穴透出的文化味道,一点点,一点点即可。
当地村民说:“考究记载,黔南侯府比贵州建省史还要早,这是迄今为止贵州省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一份。古祠堂、古墓的保护修缮工作要坚持原址保护、原状保护的总体策略,重点做好日常看护和局部抢救,有条件的重要遗迹可以适度开放,使黔南侯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张春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