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免征中小微企业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至年底,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等。
企业如何应对疫情冲击?经济学家陈春花教授曾提出“挑战极限式降成本”,就是说企业降低成本要挑战极限。自疫情发生以来,为企业降成本成为全国各地的一项重要工作,硬招、实招频出——减税降费、减免房租、缓缴社保费、企业融资补贴、转贷服务等,不一而足。广州市于6月1日设立企业转贷服务中心,旨在为广州市符合银行信贷条件、还贷出现流动性暂时困难的企业提供转贷资金服务支持。而这,不过是广州市为企业降成本所打的“组合拳”之一。
降成本措施落地多少,企业负担就减轻多少,利润就增加多少。国家统计局7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65.5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背后少不了各项政策支撑,其中包括为企业减税费、降成本——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2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从中不难发现,工业经济增长与企业降成本之间的逻辑关系。降成本效益初显,战果仍需不断扩大。
要说“通知”之诚意,首先体现在政策“铁桶阵”上。7大方面包括:落实好既定减税降费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降低企业用工和房租负担、继续降低用能用地成本、推进物流降本增效、激励企业内部挖潜,几乎涵盖了企业活动的全流域、全过程,每一方面的小改善,集腋成裘,将给企业带来较大改善。其次,任务更是细致而具体。譬如在“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中提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2020年全年对小微企业减半收取融资担保、再担保费,将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目标很明确,利于各地相关部门遵照执行。
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在企业的成本构成中,有些是显性的,相对容易解决,譬如税费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等,有决心、有能力就行,有些则是隐性的,如制度性交易成本,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比如“通知”中提到“持续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市场准入壁垒既为“隐性”,有人就可以装作看不见,不予理睬,企业也无可奈何。所以,为企业降成本要先易后难,最后要突破重点、难点,力争降到位、不反弹。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在某个维度中,为企业降成本是一个利益再分配过程,难免会触碰到某些部门、某些人的“蛋糕”,一旦出现这种局面,改革就成为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就有了阻力。6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通报批评河北省某县存在“违规征税”“摊派捐款”等问题,说明个别地方、个别部门根本无视为企业降成本的要求。为企业降成本是一场正和博弈,相关部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当改革的拥护派、急先锋,而不是观望派、拖后腿者。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毫无疑问,“通知”的7个方面23项任务有“救急”之意,目的是帮助企业妥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渡过难关,但若把为企业降成本当作临时之策,“过期作废”,未免短视。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深挖国内巨大需求潜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为企业降成本、激发企业潜能也将是长久之计,须作长远打算、长期安排。要对一些行之有效、受到企业欢迎的政策措施进行制度化、固化,纳入治理体系之中。
成本降下来,效益提上去,企业有了活力,经济发展就有了动力。新一轮降成本步子更快、更稳、更实,就能让中国经济信心更足、韧性更强。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