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是一项硬措施。这项工作做好了,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
国务院相关工作组《关于发布2019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的公告》显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广东、北京等8个省(直辖市)考核等级为优秀。这是2013年以来,广东首次获得考核优秀等次,也是珠江流域片区第一个获得考核优秀等次的省份。
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安全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健康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强调要“加强需求管理,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并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水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水安全形势越发严峻。这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把水资源的刚性约束转换为制度机制约束,不断强化责任。此次获得国务院考核优秀等次,与我省近年来大力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考核、扎紧用水制度“笼子”密不可分。早在2011年和2012年,我省率先在全国出台《广东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和《广东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将国家分配广东的用水总量指标分解到全省各市,各市根据省分配的用水指标,层层分解至各县、区,并进行考核。通过层层分解和考核,用水制度“笼子”扎紧了、织密了,压缩了用水空间,全省用水量逐年下降,用水效率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全省用水总量分别从443亿立方米降至412.3亿立方米,8年间全省用水总量下降30.7亿立方米。
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以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为抓手,聚焦重点工作,努力实现更大突破。我省于2019年底出台了《广东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创新提出“一三四一”总体思路,各地各部门务必严格落实。要深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用水过程监管;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工业节水促减排、城镇节水促降损;大力挖掘农业节水潜力,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担当抓好节水技术和产业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节水内生动力;完善节水法规和组织体系,落实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
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处理好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要把节约用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强化指标刚性约束,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强化节水监督考核,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大力推动节水制度、政策、技术、机制创新;另一方面,要落实以水定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倒逼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布局优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原油可以进口,世界石油资源用光后还有替代能源顶上,但水没有了,到哪儿去进口?”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这一振聋发聩之问,凸显解决好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这一时代课题的现实迫切性。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此次国务院考核激励为新起点,扎扎实实推动我省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美丽广东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南方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