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新寨瑶寨:竹编背篓获专利迎来脱贫攻坚艳阳天

2020年07月09日15:56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图为瑶家女青年展示的背篓  吴志培摄
图为瑶家女青年展示的背篓  吴志培摄

日前,黎平县九潮镇大榕村新寨瑶寨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知,称新寨瑶寨竹编背篓(盘阿丝),经过申报外观设计专利已经获得批准,国家知识产权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决定予以专利保护。

新寨瑶寨座落于大山深处,民风古朴,风光秀丽,仿佛一座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这里的背篓,瑶语称“盘阿丝”,是这个寨子的传统特色林产品,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匠心独到、极富瑶族文化内涵。那么,深居大山的瑶寨,他们的背篓“养在深闺”又是怎样被外界认识?又是怎样走到国家保护层面的呢?这个真相值得社会“追根问底”。

追溯起来,真相起源于2019年的4月,黎平县委、县政府派出脱贫攻坚网格员2133名,在这个庞大的队伍中,黎平会议纪念馆副馆长杨祖华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被安排到九潮镇大榕村新寨瑶寨当扶贫网格员。毕业于华南农大林学院的杨祖华,既热衷于林业,又沉迷于民族文化研究。在一次走访中,他偶然发现新寨瑶寨凤国辉的家中,有一个极其精致的小背篓,看着这个小背篓,他爱不释手,从中他找到了瑶家人发家致富的门路。

杨祖华曾是林业高级工程师,他对林业热度不减,对林产品研究持续升温。他来到大榕村驻村后,就立即与瑶寨后面200多亩的竹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经常跑到竹林里排查春笋,测算出笋量,测算母竹存量,确定去留“对象”(竹子采伐有存三去四不留七的说法)。在他的记事本里,有这样的记录,“竹林平均每亩300多棵,每年发笋近100个,发竹近100株,全年新生竹子达2万多株,如果开发利用得当,那可是瑶寨脱贫致富的一笔财产。”

瑶家人自古居陡峭、险远之地,农业生产比较困难。为摆脱这个困境,瑶家人依托寨后200余亩的竹林资源研制了轻便的运输工具竹背篓,巧妙地克服了道路上的“艰险”,就此竹背篓与瑶家人朝夕相处,相濡以沫,一起繁衍生息。他们常年以种地为生,以竹林为伴,以背篓为友,在攻克农业生产不利条件的同时,也创造了和创造着新寨瑶寨的历史,他们将背篓文化演绎得十分有特色。在瑶家人的心中,背篓是他们最珍贵的物品,他们与外界联系时常常将背篓作为交友的媒介,作为建立深厚情感的最重要的礼物,这个独特的背篓文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相沿成习,现已升华为新寨瑶寨文明生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外形上看,“盘阿丝”开口略阔,蕴含瑶族祖先盘瓠仰天发出的祈祷——佑瑶族平安、幸福;后下方羽状图案,意指盘瓠膝下结合成6对夫妻、生育所有瑶族后人的12位儿女,并象征盘瓠引种栽培、瑶人赖以生存的五谷。依托背篓文化底蕴,思考竹林速生丰产,瑶家人的脱贫致富路,很快在杨祖华的心中诞生了。首先,他从网上购置梵净山、湘西、四川等不同样式的背篓,结合新寨瑶寨传统文化,设计出多款背篓图案作为标本,并吩咐瑶家篾匠编出样品,带到县城请社会各界现场点评。同时,他通过微信朋友圈平台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综合确定出一款新的样式。标本确定后,他组织群众编织背篓20多个,单个价格80元,立即投放网络市场,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背篓就被抢购一空。

瑶家背篓首次投放市场,就吸引顾客眼球,赢得顾客青睐,秘诀在哪里呢?分析其中原由,方知其中奥秘,它的销量其实并非偶然,它之所以能流入市场不仅仅单纯地依其质量吸引消费者,重要的是靠其定位、个性、文化和适用性,赢得市场生命力,占据市场一席之地。

背篓市场和背篓销量,是杨祖华最大的牵挂。为了扩大背篓销售额,他积极帮助群众批量定购了纸箱,存放在黎平县城中通快递黎平分公司内,一旦有客户网上订货或者电话联系,无论多少,由工匠自己送上班车,交由该快递公司包装发货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

“到目前为止,我们新寨瑶寨背篓卖出去的已经有500多个了,收入40000余元,基本没有存货。”谈到背篓销量时,大楁村新寨瑶寨邓士忠高兴地说。

背篓市场有了,销量稳定了,群众编织背篓那么辛苦,怎样让贫困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呢?思前想后,这又成为了杨祖华的一大心事。为了上探背篓产品价格,促动消费者“首购升级”,杨祖华在网络市场上认真地进行了调查。

“在网上调查中,我发现高档、精致的竹编产品价格都不低,少则两三百元,多则上千元,瑶家人现在按照这个价格销售、计算收益,其实还是显得有些保守了,根据瑶家背篓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前景,产品在价格上稍作调整完全有把握的。”在探索背篓产品价格提升时,杨祖华乐呵呵地说。

背篓价格提升,杨祖华胸有成竹。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又传来了一个“恶作剧”。半年前,杨祖华参加邻县的一个文化活动,在活动现场,他发现有“盘阿丝”参展。当场他打听该产品的来龙去脉时,场内却有人说是他们自己的产品。他回到大榕村后,经过查询,这个产品原来是从大榕村新寨瑶寨购买的。通过这个事例,同时为了保护新寨瑶寨背篓知识产权,于是他萌生了申报背篓外观设计专利的理念。

为了申请背篓专利,杨祖华用心良苦,他查阅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后,决然解囊出资向有关专业机构申请。经过半年的努力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背篓专利终于获得批准。有了这个专利,新寨瑶家人“盘阿丝”合作社可以永久无偿使用,其他合作伙伴只要经“盘阿丝”合作社同意也可以使用。

手握专利这块盾牌,新寨瑶寨脱贫攻坚迎来了艳阳天。瑶家人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背篓产业开始变得有温度、有力度,生产蒸蒸日上,客户纷至杳来。同时,为将瑶家人背篓产业做大做强,现在杨祖华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准备组织全县的竹藤编工匠、竹编技术专业村,共同开发瑶家竹藤编产品,进一步打造黎平县竹藤编品牌,盘活全县十多万亩闲置的竹藤资源,造福更多的贫困群众。他还计划与美国朋友合作,将瑶家背篓在明年的美国“国际民间工艺品展销会”上参展,让瑶家背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吴志培)

(责编:罗彬月、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