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贵州足迹”系列回访报道——

花茂村里笑开颜

2020年07月02日08:30  来源:贵州日报
 

6月16日,季夏的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农家乐“红色人家”的小院坝里,桌椅围成一圈,和5年前那天一模一样。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2015年6月16日,来到花茂村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留下了深情的话语。

花茂村村民、“红色人家”经营者王治强每每想起这一幕,微笑就爬上脸庞。“这五年,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地道的农家菜,住特色的乡村民宿,寻找乡愁,他们感叹:新农村实在太好了。”

今日让人向往的花茂村,往夕是个“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庄。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温暖了花茂村民的心,鼓舞他们逐梦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组织的引领和扶贫政策支持下,花茂村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苟坝会议会址,引进九丰农业等企业落户,以“乡愁”为品牌,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体化,推进精准脱贫示范向乡村振兴示范转变。2019年,花茂村仅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就达6亿元,被评为省级同步小康示范村。

乡愁在何方?就在花茂村石板路旁盛开的向日葵花里,就在农家小院里果实累累的杨梅树上,就在灶台间香飘四溢的“盬子鸡”里。行走在如今的花茂村,“荒茅田”已不在,处处是笑脸。

沿着平坦的村道漫步,一种形制奇特的土陶罐引起了游客注意,纷纷围着打量。

“这叫做盬子,用来蒸制花茂传统美食‘盬子鸡’,特别香。”花茂村陶艺传承人母先才笑呵呵地向游客介绍。“盬子原来只有富裕人家才用得上,现在生活好了,家家都能用。”

“我们就是专门来找土陶器的。”来自四川自贡的游客高淼淼也笑了,“难怪总书记说,能在这里找到乡愁。”

制陶39年,今年52岁的母先才是花茂制陶手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他抓住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机会,开起第一家陶艺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花茂村考察,坚定了他将技艺传承下去的决心。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先才陶艺馆视察的照片就挂门口,如今,陶艺馆也经历了几番“进化”。

“原来我们做的都是酒坛子、菜坛子,现在做的是旅游商品了,销售不错,收入也就高了。”在陶艺体验馆里,20多台拉坯机一字排开,一年能接待上万名游客。

“从手工作坊到集售卖、体验、餐饮、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陶艺馆,收入从原来的每年3万元到现在的30万元,整整翻了10倍,日子越过越好。我们一辈子都感恩党、感谢总书记。”

“2015年的时候,总书记来我们大棚视察,他亲切地问我家里的情况,工作的情况,叮嘱我,好好在这里做。”清晨9点,花茂村村民、九丰农业科技园员工万永香换上工作服,开始打扫掉在地上的葫芦花。一说起刚上大学的女儿,嘴角笑意藏不住,“我想跟总书记说,这五年,我一直在这里做,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孩子也从初中生变成了大学生,生活一切都好,请总书记放心。”

赶上了好时代,越奋斗越幸福。洋溢在村民脸上的笑容,是花茂发展的最好写照。

“小时候,花茂村尘土漫天飞,我们出去上学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90后”女孩牟明宁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到花茂就业,学以致用,成为苟坝会议会址的一名讲解员。“5年前我还在学校读书,听妈妈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花茂,从那之后父母不再外出打工,在家发展农家乐,哥哥也回家发展生态养殖。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家人在身边,生活有奔头,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小康生活。”

“原来常年五湖四海到处跑,在外面打工挣钱。如今,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人更有了回家的动力。”吃过早饭,48岁的花茂村村民母光熙带着小孙子在村里溜达,牵动他回乡创业的,正是那份逐年加深的乡愁。“现在我开了一家豆花面馆,生意不错,一家三代都在一起,很幸福。”

“农村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现在我们的基础设施不仅是‘村村通’‘组组通’,更做到了‘户户通’。”

这些年,花茂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枫香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原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最清楚。

“5年间,老百姓的收入大幅提升,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7000余元,到现在的1.7万余元。生活越来越好,老百姓的精神面貌比原来更好了,更懂得了知党情、感党恩。”(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庞博 周雅萌)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