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年增长逾4倍 据新华社贵阳9月30日电(记者 齐健) 纵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剑河至榕江高速公路10月1日开通试营运。2020年内,贵州将建成8个高速公路项目(路段),里程超过600公里,届时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7600公里,比2010年底增长逾4倍。…
主动服务帮企业闯难关 9月22日,贵州高原清泉有限公司综合行政部经理张达毅又一次见到石阡税务局干部登门时,一扫疫情期间的惆怅,连声感谢:“感谢税务部门,让我们缓了口气。” 贵州高原清泉有限公司是一家石阡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公司建设了年产30万吨饮用天然矿泉水产品项目,于2019年9月正式投产。…
种好“金叶子”鼓起“钱袋子” 走进韦华艳家院坝,映入眼帘的满是深绿而光滑的神仙豆腐面。 “今年我家神仙豆腐树丰收,3亩神仙豆腐树进入盛产期,提供神仙豆腐叶上万斤,用神仙豆腐树树叶加工的神仙豆腐、神仙豆腐面,总共卖了3万多块钱。…
贵州:剑河至榕江高速公路(剑榕高速)10月1日正式通车 10月1日上午,贵州交通运输厅传出利好消息:剑河至榕江高速公路(简称:剑榕高速)于当天12时正式通车。至此,剑河至榕江两地行车时间缩短至1.5个小时。…
海雀村之变,从苦甲天下到户户小康 贵州的西北角,毕节市赫章县,有个不起眼的地方叫海雀村,1985年,一份材料记录了这里触目惊心的贫困:一家4口人,只有3个碗,吃了上顿没下顿……也正是这个穷得出了名的海雀,开启了毕节试验区的建设。35年过去了,海雀村从苦甲天下变成户户小康,海雀之变已经成为贵州告别千年贫困的一个缩影。…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总结座谈会在贵阳召开 人民论坛网贵阳讯(记者 常嫦 王爽)9月2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主办的“大国小鲜@基层之治”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总结座谈会在生态和美的贵州贵阳举行。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与各地网信办与会代表齐聚一堂,畅谈此行收获,总结活动成果,并对基层治理创新、制度优势与基层治理效能转化等提出了诸多可行性建议。…
贵铁警方多措并举确保中秋国庆“双节”铁路运输安全稳定 “我们是贵阳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你涉嫌于9月6日在Z150次列车上盗窃2台手机,请你配合调查。”9月24日18时许,三名便衣刑警敲开一间位于怀化火车站附近某出租屋的门,将一名涉嫌实施盗窃的犯罪嫌疑人荀某抓获归案。…
黔西:青年志愿者与敬老院老人共迎中秋佳节 9月28日,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敬老院里,乡青年志愿者与敬老院老人欢聚一堂,共度中秋佳节。 当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开展以“尊老﹑敬老﹑爱老”为主题的迎中秋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为全体老人送去中秋月饼、水果等中秋贺礼,祝福老人们身体健康,一年过得比一年好。…
荔波玉屏街道:“五抓五促”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共见成效 近年来,荔波县玉屏街道紧扣目标导向,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通过有机结合,“五抓五促”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共见成效。 抓产业扶贫促产业发展兴旺 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六个一”要求,把实现产业兴旺纳入脱贫重点工作。…
培养乡村人才 巩固脱贫成果 最近,凤冈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铺开、全域推进“双培养”工程,在全县推动形成了大抓基层、大抓“培养”的良好态势,使基层党建更牢固。 实施“双培养”工程,突出“选准一个人、带好一支队、振兴一个村”培育思路,按照“一人一策”“一村一策”要求,建立培养方案和三年发展规划,资源整合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启动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已将15名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纳入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启动乡村振兴骨干后备力量培养工程,紧盯凤冈职校毕业生和县外大中专应往届毕业的凤冈籍学生,着力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打好“选、育、管、用、带”组合拳,确保“双培养”工程落地见效。…
小农场里建“农学院” 本报讯 (卓应平)连日来,遵义市凤冈县进化镇中心村,村民每天都准时来蔬菜大棚听遵义市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勇教授上西红柿种植技术课。 “教会群众农业技术才是解决农业增收效益低的关键。…
舌尖上的“丰收宴” “这是芋头布丁,那是芋头慕斯,还有芋头烧鸡……” “原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当地品种旱芋,另一种是从福建引进的水芋”; “这是黔味洋芋,另外还有川味、粤味和湘味洋芋”; …… 9月28日,在水城县举办的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凉都三宝”茶叶主题活动上,一场“芋头宴”为人们奉上了“舌尖上的丰收”。 “芋头宴”现场,顺场乡纪委书记马智祥在餐桌间来回穿梭,向参加活动的宾客介绍着本次宴席的“主角”——水城县顺场乡农产品芋头。…
黎平干群凝聚抢时抢收 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连日来,由于受冷空气影响,黎平县连续降雨,部分水稻开始伏倒,秋粮归仓面临严峻挑战。为抢抓秋收保民生,黎平县委县政府号召各民营企业、各级党组织、帮扶单位、第一书记、网格员及“一对一”帮扶干部深入各村开展秋粮抢收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全球唯一、四个首次!这场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讲述贵州脱贫的生动故事 9月27日,以“共同的世界——以山为语 ”为主题的2020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以下简称大展)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开展。来自海内外摄影师的2000余幅摄影作品集中展出,讲述中国减贫奇迹贵州篇章的生动故事,展示了中国壮丽的山川。…
2020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本报讯 (记者 盛道利)9月27日,2020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幕式在黔东南州镇远县举行,主体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本届大展以“共同的世界——以山为语”为主题,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办公室与中共镇远县委、镇远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共同的世界,以山为语!2020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开幕 9月27日,以“共同的世界——以山为语 ”为主题的2020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在贵州省镇远县开幕。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宣布大展开幕。…
镜头里的乡村变迁:近距离感受中国发展加速度 中新网贵州镇远9月28日电 题:镜头里的乡村变迁:近距离感受中国发展加速度 作者 周燕玲 刘鹏 在贵州省镇远古镇一栋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木房里,屋檐下挂着两幅照片,一张是悬崖之上的村庄,周围山峦叠嶂;另一张照片里蜿蜒曲折的通组公路像一条缎带盘踞于群山峻岭之中,图片下方注明:“通往城里的‘天路’终于修好了”。 28日,在此间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共同主办的多彩贵州·第十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以下简称,大展)上,几百幅展示中国脱贫攻坚及乡村发展变化的图片,让观展者近距离感受中国农村发展变化的速度。…
贵州赫章天葡庄园:科技助力产业 产业助农增收 金秋时节,走进贵州省赫章县六曲河镇天葡庄园葡萄大棚内,映入眼帘的一排排葡萄架上,挂满晶莹剔透的葡萄。其中,夏黑葡萄、阳光玫瑰等精品晚熟葡萄逐渐成熟,进入采摘期,呈现出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
毕节七星关区:搬出大山挪穷窝 拥抱幸福新生活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全省单体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置搬迁人口29000多人,搬迁点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还引进多家企业在搬迁点建立多个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18年10月份,曾友群一家从七星关区清水浦镇大坪村搬进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82支脱贫攻坚医疗队暖民心 本报讯 (记者 沈长志)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82支村(社区)脱贫攻坚医疗服务队配备“爱心药箱”,定期深入乡村开展义诊、巡诊,为贫困群众送药上门。 医疗服务队家庭医生陈盛南来到广顺镇石板村格仗组贫困户黄朝章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