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雲岩視窗

家門口有了好“醫”靠!雲岩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建落成

2023年05月23日16:10 |
小字號

“以前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雙峰路上,離我們有些遠,且又在山坡上,醫院爬坡都是個麻煩事。”

“醫院小,科室、設備都比較舊,就醫條件有限,部分醫療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現在好了,政府大力實施‘一圈兩場三改’建設,將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擴建、搬遷到鬆山路上,交通方便,醫院也大了幾倍,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就醫看病,方便多了。”

……

說起改建后的雲岩區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們贊不絕口。

5月19日,筆者探訪了位於雲岩區頭橋街道鬆山路的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地了解改建后的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生的變化,為居民帶來的便利。

問需於民 怎樣建設大家定

2022年7月,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建項目作為雲岩區“一圈兩場三改”重點項目順利啟動,在2023年3月底改建完成並投入使用。“前期,頭橋街道辦事處開展了4次集中上門入戶工作,隨機走訪轄區內2000余戶,向居民發放民意調查問卷,並通過居民代表會、壩壩會等形式,積極收集居民意見,實現居民同意率百分之百。”頭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黃海表示,頭橋街道轄區面積較廣,常住人口8萬余人,以前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僅700平方米,且環境設備老舊、醫療服務也相對落后。

為了滿足居民們的基本醫療需求能得到保障,在區衛健局和街道辦事處、鬆山社區等多部門共同努力下,結合居民意見和頭橋街道實際,最終將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選址於鬆山路。

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角。陳飛宏攝

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角。陳飛宏攝

“中心落成后,給予了居民們便利和優質的醫療服務,居民們都紛紛表示支持。”黃海說,現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際面積為3400平方米,相對於以前的社區服務中心,擴大了近5倍,將為12000余戶居民服務,不僅區位更具優勢,居民問診看病服務也升級了。

目前,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頭橋街道轄屬的其他三座社區衛生服務站共同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基本可實現轄區醫療服務全覆蓋,進一步改善了頭橋街道轄區基本醫療環境和服務水平,滿足了群眾的醫療需求。

服務升級 居民看病更方便

“您好,我們中心針對65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體檢、肺結核和白內障篩查,請出示身份証進行登記。”在中心大廳的問診台旁,74歲的轄區居民李朝慶正在向護士咨詢關於免費體檢的申請流程,並配合護士辦理登記手續。其余居民有序排隊進行醫療服務咨詢,社區服務中心護士們耐心地為居民答疑解惑。

為轄區65歲以上居民進行免費體檢登記。陳飛宏攝

為轄區65歲以上居民進行免費體檢登記。陳飛宏攝

“我們是集開展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養老一體化的標准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席丹青介紹,中心開設全科醫療科、中醫科、康復醫學科、兒科、兒童保健科、婦科、孕產婦保健科、免疫規劃科等科室。建有中、西藥房、全科門診、輸液大廳、中醫診室、心電圖室、DR室、B超室、住院部等,並開展醫養結合、家庭醫生病床服務、盆骨修復產后修復、心理咨詢、醫陪等服務項目,為轄區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周到的醫療服務。同時,還為轄區居民提供65歲及以上老人免費體檢、肺結核和白內障篩查、預防接種、0至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等國家14項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為轄區65歲以上老人免費檢查白內障。陳飛宏攝

為轄區65歲以上老人免費檢查白內障。陳飛宏攝

席丹青介紹,該中心不僅科室全面、服務多元,在醫生資源方面也有保障:中心邀請了省內三甲醫院的中醫師每周特定時間坐診,同時指導和培訓社區服務中心醫生的業務能力。目前,中心共有5個醫生團隊,全科醫生、中醫生各2名,均是主治醫生及以上級別,醫生助理10名,共同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接下來,還將重點針對青少年近視防護、老人康養計劃不斷升級,進一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管理強化 居民家門口有“醫” 靠

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落成並投入使用,是雲岩區落實落地“一圈兩場三改”,構建15分鐘醫療健康服務圈的扎實舉措,為居民群眾提供了更優質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為了推進頭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建項目順利落實落地,區衛健局作為項目的指導監督單位,從問需於民、精心打造、強化管理、提升品質等方面開展工作。”雲岩區衛健局黨委委員金亮表示,群眾反映去哪建,就到哪建。

輸液大廳。陳飛宏攝

輸液大廳。陳飛宏攝

項目建設之初,雲岩區衛健局和街道辦事處一起傾聽民意、征求意見,讓轄區居民積極參與到“一圈兩場三改”這項民生工程的建設中來,最后以群眾意見來決定項目建設。在建設過程中,該中心嚴格按照國家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標准進行改建,進一步優化了功能布局和建設流程。

金亮表示,在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后,區衛健局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每個季度實施一次督導檢查,每年實施兩次績效管理考核,以此確保社會衛生服務機構對群眾的服務質量。此外,採取三甲醫院連接社區醫院的模式,引進三甲醫院醫療資源下沉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下一步,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升級該中心的服務水平,力求滿足群眾個性化、多元化的醫療需求,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陳飛宏)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