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教師伍天海:教導學生成為汽修工匠精神傳承人

“初入學校時,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希望能夠像之前在汽車行業回訪客戶一樣,定期關注畢業生的工作情況,這樣才能更好地制定和調整教學方案,以學生為中心、高品質就業為基准,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從寧夏大學畢業后,在2008年,伍天海從1572.5公裡外的寧夏銀川來到貴陽,選擇進入到汽車品牌4S店工作。在從事汽車行業工作的幾年時間裡,他從基礎工作者成長為行業骨干。然而,他心中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教師,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實訓水平,教導學生成為汽修工匠精神傳承人。
課間,伍天海在汽修實訓室為學生講解汽車部件修理要點。
2013年6月,伍天海受邀加入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成為一名雙師素養教師,承擔起汽修職業教育的使命。從教近十年,伍天海不忘初心,逐漸成為擁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新能源汽車專業高水平教學經驗的“雙師型”教學骨干,回想一路走來,感慨萬千。
關注汽修行業發展 培育企業需要的技術人才
“汽修專業的學生居然不認識發動機,那以后還找得到工作嗎?”
2013年,入職的喜悅沒有延續多久,一天,學生間的談話讓他警醒。
一名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學生去考駕照時,因不認識發動機被教練和其他學員嘲笑。外人的評價刺痛了伍天海,他意識到,學生對汽車知識的了解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透徹”,要教出契合市場需要、真正懂汽修科學的學生還得從最基礎的識別發動機起步。
“我心裡著急啊,那個時候經濟條件原因也沒有自己的車,無法讓學生全面認識車輛結構,我恨不得給他們變出一輛車來。但也不能因為實訓室還在建設,就落下實訓教學。”條件不行,伍天海就採用圖片與視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來補齊這一部分的內容,幫助每一名學生打牢專業知識基本功,並想盡辦法補足教具缺乏的現狀。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汽修實訓室發動機拆裝實訓區。
隨著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全體教職工的拼搏努力,學校設施設備投入、科研立項與經費投入、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學生活動經費支持等方面得以逐步改善。2014年,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第一個汽車實訓室順利建成,具備汽車發動機拆裝與檢測、汽車故障診斷、汽車整車調試、汽車綜合維修等教學功能,通過實訓可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水平,助力學子未來高品質就業。伍天海第一時間沖到實訓室,跟同事們歸置教具,對學生的上課場地進行調整。
一開課,學生們也沉浸在實操課程當中,“下課了沒有一個人先走,學生們全部按照小組圍在一起,反復講解、練習,互相演練、監督,課后也百分專注。”
從純理論教室換到實訓室,伍天海鼓勵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當面對車輛檢修實操時,還需要用工具對車輛進行檢測,找出問題並高效處理。他說:“熟能生巧,我不要求學生將理論知識倒背如流,但希望他們用精益求精的實訓態度和實踐精神去強化技術本領,在奔向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學以致用。學生真學到了本事,就業也容易了!”
“伍老師,我的車好像出了點問題,能不能麻煩你幫我看一看?” “伍老師,我想換車的油液,但是4S店很貴,能不能我自己買了材料,幫忙換一換?”
“伍老師,我的車減震器出問題了,能不能帶學生幫忙檢修一下?”
在伍天海看來,“願意動手的學生,技能才能更嫻熟,知識領悟才會更深刻。”學校教職工的車輛問題處理對學生來說既是勤工儉學的實踐,更是近距離、多元化參與實訓的好機會。除了日常教學外,伍天海時常帶著學生幫忙檢修校園裡教職工們拋了錨的車。老師們遇到車輛故障、檢修、保養等相關問題時,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我的車開了好幾年,不管是磨損還是換配件,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是汽修專業的同學幫忙修好的,孩子們技術好、有耐心、服務意識強,有些比外面4s店的職場人還要專業。”學校人文體育學院副院長方銀說道。
精彩課堂掌聲、笑聲、討論聲 舉座動容
“我帶的第一屆學生,2013級的陳同學,目前在英華雷克薩斯店工作,月收入9000余元﹔還有2017級的潘同學,在吉利公司,一年多的時間就成長為主管了,年薪達到12-15萬。早在2015年,學校就和吉利集團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還有好幾名畢業生都成長成為了管理層!”說到學生的就業情況,伍天海的臉上洋溢著自豪,但盡管如此,他仍然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
從教十年,教學相長。
還記得在工作之初,伍天海第一次參加學校舉辦的“精彩課堂”比賽時疑惑滿滿。根據教務處發布的競賽要求,精彩課堂上要體現學生的討論聲、掌聲和笑聲,但他不知道這“三聲”在課堂要怎樣體現,隻能生硬地和學生交流。“在課堂上,我需要提示學生‘我們討論一下’、‘此處要有掌聲’、‘此處要有笑聲’,結果課堂效果差強人意。”最終,伍天海職業生涯中首次參與的“精彩課堂”比賽也止步於分院內部選拔。
近幾年,隨著貴州工商職業學院聚焦高質量發展,在教學質量提升方面將教師隊伍送出去,通過參加校內外專家、行業大咖的專項培訓提升教師隊伍的教學本領。例如通過“基於OBE導向的畢業生能力模型構建和課程標准開發的專業能力提升”、深度研習玩轉“翻轉課堂”、去到北上廣深參加標杆高校“基於OBE教學改革與創新工作坊”培訓等,賦能一線教師教學技能提升,適應行業發展需求,助力學生持續成長。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吉利訂單班由企業和學校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對標產業需求設置課程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
每次學習之后,伍天海都會梳理一大摞筆記。他說:“學習之后我和同事們更加關注‘課前、課中、課后’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把‘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三個學習階段融為一體,讓學生進行課前‘學’、課中‘問’、課后‘練’,把學習自主權充分交給學生。”
在同事和領導眼中,伍天海的專業基礎扎實、實操技能嫻熟,在教師團隊裡展現出的職業素養、職業精神以及將自己視入學生家長的精神都值得大家學習。伍天海的兒子卻認為,他的爸爸是一個每天都在忙碌,但是又不知道忙完之后有什麼效果的人。對此,伍天海說:“孩子長大之后應該能夠理解。我認為無論是在企業裡工作還是教書育人,為組織創造價值、為發展提供動力都是我的本職工作,我在工作裡做好了自己,就是為社會培養人才。我隻有以身作則,我的孩子們才會耳濡目染,成長成才!”
在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精彩課堂”專項激勵表彰會上,伍天海作為獲獎教師代表發言。
今年,貴州工商職業學院“精彩課堂”專項激勵計劃,提交了一份讓師生滿意的激勵制度建設答案,讓教師辛勤付出的每一個精彩都被“看見”,都變成“值得”。該計劃以薪酬提升制度鼓勵廣大教師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重視和投入,持續凝聚教師隊伍“提升課堂教與學質量行動”的共識,從教育教學效果出發,給予辛勤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的老師薪酬優待。
伍天海說:“學校向每一位老師傳達了隻要付出就一定有收獲的價值導向。我深信隻要腳踏實地做好工作,從點點滴滴做起,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幫助學生成就夢想,我們就能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和職業價值!”(文/羅雯文、許貝 圖/李天翔、余昌健、張成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