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人民日報看貴州

播撒知識種子,傳遞愛心與正能量,用教育改變孩子們的未來——

支教,青春之光在鄉村閃亮(青春派)

本報記者 楊文明 蘇 濱 王欣悅
2023年04月02日11:4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投身支教項目,在鄉村孩子們快樂童年和美好未來之間,用青春和熱血,架起了一座美麗的橋梁,用教育改變鄉村孩子們的未來。那些曾經羞澀、迷茫的孩子,在他們的陪伴下,變得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育人,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彭濤: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情”

迎面而來的一聲聲“濤哥”此起彼伏,聽到最少的反而是“彭老師”。支教的第八個月,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會澤一中文淵中學教師彭濤已與學生打成了一片。

“上完第一節課,渾身全是汗。”2022年8月15日,彭濤作為雲南大學第二十四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來到會澤縣,在會澤一中文淵中學教數學。不是師范生,沒有教學經驗,眼瞅著課堂上打瞌睡、走神的學生越來越多,彭濤有些慌神。

從學生到老師,身份轉換后的彭濤知道自己必須解決難題。於是,不少數學組老師課堂的角落,多了彭濤的身影﹔彭濤的課堂上,也會有老師組團來聽課。“不關注學生是否聽懂”“基礎知識不扎實”“聲音太小”……剛開始,彭濤聽到不少問題反饋。先是跟老教師“照搬照抄”,原模原樣地把上課的話術、知識點、時間安排“重演”一遍﹔又在課下跟孩子們交流關注點,去其他科目優秀老師課堂上學習怎麼把課程講得有意思……如今,彭濤課堂“抬頭率”很高。第一次月考,彭濤帶的班級成績挺亮眼。

彭濤從小在山裡長大,上學的路是需要步行40多分鐘的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幾乎全身都是泥巴,經常要做完農活再去上學。當地小學的老師也很少,隻有語文和數學老師,青年教師力量更是微薄。“上了大學后,我才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豐富多彩。我認識了許多研究生支教團的學長學姐,他們教孩子們音樂、美術、踢球等等,聽著他們的故事,我就想,要是自己小時候也能認識這樣的哥哥姐姐就好了。”

抱著要去幫助和自己小時候一樣的孩子們的想法,彭濤報名參加了研究生支教團。“我心底裡很清楚,支教可能並不會給孩子們帶來多少額外的知識,但我可以讓他們知道大學生活是什麼樣子,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精彩,拓寬孩子們的視野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收獲。”彭濤說。

除了教學,彭濤還是孩子們的快遞小哥。由於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們平時無法出校,大家就經常把快遞的收件人寫成彭濤,讓他在校外幫忙取快遞。於是,隔三差五,教室裡就會看到彭濤抱著一堆快遞被學生們圍在中間。彭濤直言,那個慢慢被學生接受的過程,“特別享受”。

不過最讓彭濤在意的,依然是教學。有次晚自習,一位因為闌尾炎缺課兩周的學生找到彭濤,害羞地問彭濤可否給自己補習,彭濤滿口答應了下來。於是,彭濤單獨給這位學生講授知識點、監督背公式、布置題目批改,在彭濤的幫助下,孩子成績不僅沒因為生病落下,反而在期末考試中得到了很大提升。

前不久,因為有老師休產假,彭濤被調到初中部教初一數學。離開原班級那天,彭濤簡單通知學生們要換老師后,立刻轉身離開了教室。彭濤告訴記者,盡管相處時間不算長,但對自己的第一批學生,有著不一樣的感情:“本想好好道別來著,但考慮了很久,還是覺得算了,我怕控制不住自己,淚洒課堂。支教快結束時,再給孩子們備好禮物正式道別吧!”

地處烏蒙山腹地的會澤多山,教學之余,彭濤喜歡和支教團的同伴們一起爬山,登高望遠時,幾人也會交流讀研之后的打算。彭濤說,小時候,自己夢想走出大山﹔一年支教,讓自己又回到了大山﹔和孩子們相處一年,自己未來多了幾分扎根大山的打算。“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情。以前當老師是備選項,現在是優先項!”

陳珍:

“孩子們多一分幫助,就多一分走出大山的可能”

戴著眼鏡,扎著馬尾,手拿一個筆記本,走在校園裡,要不是學生們熱情打招呼,沒人相信眼前這個20歲出頭的小姑娘竟是一名支教老師。

她叫陳珍,是貴州大學第二十四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去年7月下旬,她背著教學材料,帶上幾件換洗衣服,跟同學組成5人小分隊來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第四中學,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志願服務。別看她剛剛本科畢業,大學4年間已3次帶隊下鄉開展暑期支教調研等志願服務活動,參加過大小志願服務活動40余項,志願服務時長超900小時。

“支教是我最喜歡的事業,見到這些孩子,總能想起以前的自己,更想竭盡所能地幫助他們。”陳珍的家境並不寬裕,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從上初中起,他們時常為一個月幾百塊的生活費擔心。后來陳珍考上高中,經過層層篩選,獲得了人生第一筆社會資助,第一年的學費由此解決。“愛心人士一直叮囑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個有用的人,努力回饋社會。”2022年7月,憑借學習和志願服務的優異表現,陳珍被保研到貴州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她說,“先完成一年的支教服務,再回大學繼續讀書。”

錦屏縣第四中學是2018年成立的寄宿制學校,覆蓋6個鄉鎮,共有2000余名學生。剛到學校,陳珍被安排帶7年級3個班的道德與法治課,同時兼任9年級一個班的班主任助理。

研習教案、查閱資料、上網學習……起初,陳珍每天至少花兩個小時備課、做PPT,課前還有課代表協助,沒覺得有太多壓力,似乎可以勝任。直到第一次公開課互評,改變了她的認識。

“當時的課程主題是‘走近老師’,專門設有互動環節,一個學生模仿老師,其他學生來猜,還提前在另外兩個班講過,當時課堂效果蠻不錯。”公開課上,可能因為十幾位老師參與聽課,學生們特別緊張,陳珍引以為傲的模仿秀,竟隻有一個學生配合,結果40分鐘的課程隻進行了半個小時,隻能讓學生們做練習題才勉強撐到下課。

“要注意課堂時間的整體把握,循序漸進”“每堂課都要有備選方案,及時應對突發情況”“得拿出實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實現課堂良性互動”……

當天的互評會,陳珍做了大量筆記,生怕漏掉一條建議,“做好支教,僅有奉獻和責任還不夠,要以教師的標准要求自己,精心打磨每一堂課,不辜負每一個學生。”

白天上課,晚上備課,陳珍把時間安排得很滿。后來的期中考試,她帶的3個班平均成績擠入前列。可沒高興多久,學生們又鬆了弦。

“可能是過了新鮮勁,一些學生上課開始不積極,還有十幾個干脆不交作業,心態有點崩。”陳珍四處求教,逐漸萌生家訪的念頭,“隻有了解學生,努力變成他們需要的人,才有可能被真正認可、接納。”

開車兩三個小時,再走半個多小時山路,這樣的家訪,漸漸成為陳珍的日常。

“大部分是留守兒童,還有一些是單親家庭,生活很不易。”支教期間,以前的愛心人士再次找到陳珍,想資助她1萬元。經過溝通和爭取,陳珍將資助對象換成四中的10名學生,結合家訪和成績,最終確定名單。

前段時間,資助資金一次性發放到學生手中,陳珍接到不少家長電話,言語間是道不盡的感謝。為盡可能幫助學生,她還主動對接母校,爭取到上千冊圖書。“孩子們多一分幫助,就多一分走出大山的可能。”陳珍說。

全身心,全天候,一門心思為了學生,陳珍笑言累並快樂著。與此同時,陳珍還在老家黔東南州鎮遠縣成立大學生春暉社,號召大家參與支教、護河等義務活動,積極反哺家鄉,做一個不負時代的追夢人。

徐歡:

“除了授課,改變孩子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意義更大”

走進重慶市涪陵區義和街道初級中學,支教教師徐歡一邊准備課件,一邊回答記者的提問。

為破解不均等教育難題,涪陵區探索出了一條集團化辦學特色之路,開展城區教師“走教、支教”活動。一批批龍頭學校的支教老師走進了農村中學,來自涪陵十四中的年輕教師徐歡就是其中之一。

學生基礎差、教學任務繁重是擺在徐歡面前的首道難關。“第一次月考,全班大多不及格。我是新老師,學生們上課也不聽講。”徐歡嘆了口氣。為此,徐歡想了不少辦法。

學生畏懼文言文的晦澀難懂,缺乏上課的熱情,徐歡就把課文跟流行文化結合起來,用孩子們喜歡的語言教課,“對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如數家珍,才能更好地讓他們理解課本內容。”漸漸地,考試不及格的學生成績穩步上升了﹔曾經一口方言的孩子,可以大方地用普通話交流了﹔不願參與班級活動的學生,能畫出好看的黑板報了﹔曾經羞澀內向的學生,變得生動活潑了……

業余時間,徐歡喜歡和孩子們扎堆——打乒乓、聊球星、分享自己學生時代的趣事,為他們量身編排舞台劇、舞蹈、朗誦節目……時間長了,學生們與徐歡越來越親。

“剛來的半年,每天都很焦慮,懷疑自己能不能干好。”徐歡說,“最讓我棘手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學生小文生活在單親家庭,奶奶身患癌症病臥家中,經濟來源主要靠父親在外務工,家庭負擔較重。父親認為讀書費錢又無用,不如打工。

“為什麼不想讀書了?”一次談心會上,注意到小文情緒低落,徐歡低聲詢問。

“爸爸說讀了大學也不一定有出息,不如早點出去賺錢。”小文啜泣。

父親的想法像一根繩子,緊緊地纏住了小文的內心,使他無法潛心學習。徐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怎麼辦?在晚上批改完作業后,徐歡打著手電筒走上了鄉間小道,不顧山高路遠,一遍遍去家訪,不厭其煩地做家長的工作﹔知道小文家庭條件困難,她自掏腰包買各種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

后來,小文的父親看到孩子性格上的改變和成績上的進步,主動給徐老師發了一條消息:“謝謝徐老師,人還是得多讀書!”

皮膚黑了、人更瘦了,徐歡卻覺得這一切都值得。“讓鄉村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較好的教育,是每一位支教老師的初心。”徐歡說。

“除了授課,改變孩子的思維和行為習慣意義更大。孩子是一張白紙,我想盡力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最適當的位置,陪著他們快樂地走過一段重要時光,讓他們以后有勇氣去追求更豐富的人生。”徐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著鄉村裡的孩子們。

“一個人的優秀或許可以改變一個班級,一群優秀的教師才能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義和街道初級中學執行校長張斌說,隨著一批批支教老師的到來,學校教學質量大幅提升,現在已由當年學生總數不足100人的鄉鎮中學,蝶變為一所在校學生900多人的優質中學。

原刊於《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02日   第 06 版)

(責編:潘佳倩、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