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最美稅務人”系列報道(七)
劉勇:一心促發展的“領頭雁”

劉勇。
“劉局,感謝你這些年來對我的關心和提攜。”
“劉局,真的舍不得你,感謝你在樓下壩壩上給我們傳授經驗,讓我有信心和勇氣砥礪前行。”
……
2021年11月,在離開任職近6年的丹寨縣稅務局后,劉勇的手機中收到了一條又一條來自干部職工們的信息。在這些飽含真情的文字之間,是一位稅務人三十年如一日的無私奉獻,也是兩代稅務人之間的薪火相傳。
亦師亦友的“領頭雁”
“在一個崗位上展現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能力把工作做好,這就是我一開始的想法”,劉勇說。
2016年3月,劉勇被組織委任為丹寨縣地方稅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在外人看來,這個連續16年未能走出一位本地干部、在全州稅務系統績考評排名長期處於中下游的稅務局無疑是一塊“燙手山芋”,但敢於挑戰的劉勇卻用自己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讓丹寨縣地方稅務局走上了一條奮發趕超的“逆襲”之路。
所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任職后,劉勇狠抓黨建工作,加強隊伍建設,總結隊伍存在的問題,積極推出激勵措施,強化人才隊伍建設。
“年輕人有了奔頭,有了上進心,工作自然而然就會越發積極起來。”劉勇表示,為了更好地帶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他開創性地實施自選崗位的措施,讓干部職工在自己喜歡、擅長的崗位上開展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為讓干部職工實現全面發展,他積極鼓勵青年干部“結對子”,讓對各項工作都有所掌握。並鼓勵年輕干部向老同志“拜師”,學習到工作經驗的同時,還提升了老同志在工作崗位上的價值認同。
通過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暢通晉升渠道、“后進”變“先進”等舉措,劉勇任職期間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稅務人才。其中,先后向州稅務局推薦副科級干部5人,入選國家稅務總局人才庫1人,入選省稅務局專業骨干2人,入選州稅務局人才庫6人,遴選進入州稅務局3人。
“我要的不是現在怎麼樣,而是未來怎麼樣。培養他們,讓他們在工作上超越自我,讓稅務事業發展后繼有人,這才是我最想要的。”劉勇堅定地說道。
他常說,自己與干部職工的關系,並不只是領導與下屬的關系,更是老師與學生、兄弟姊妹的關系,通過與干部職工積極溝通、談心,劉勇讓整個隊伍充滿了“家”的感覺。
在劉勇開創性的隊伍建設下,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得到了飛躍性的提升。自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丹寨縣稅務局在黔東南州稅務系統18個縣(市、區)局績效考評中獲得一年第1名、連續兩年第2名的優秀成績,獲得全省文明單位、省級青年文明號等各級榮譽80余項,丹寨縣稅務局實現了華麗逆襲。
他個人也獲得了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省稅務系統十佳縣稅務局長、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優秀結對幫扶干部、黔東南州五一勞動獎章等12項榮譽。
田間地頭的“熱心腸”
“我們村的幫扶單位雖然不是稅務局,但稅務局為我們村付出了太多。”劉啟高是丹寨縣稅務局的一名退休干部,因為工作需要,脫貧攻堅期間,受邀回丹寨縣興仁鎮龍坡村當村支書開展扶貧工作。
為了給這位昔日的“戰友”提供幫助,劉勇主動為劉啟高提建議,找思路,提供了以“稅”治村的“金點子”,把龍坡村的“散沙”擰成“一股繩”。將曾經的“后進村”逐漸發展成為丹寨縣的“先進村”。劉啟高退休不退崗,繼續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沖鋒陷陣的事跡多次得到省電視台的關注及報道,獲得了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黔東南州“脫貧攻堅 銀發增輝”先進個人、2020年度“丹寨縣最美退伍軍人”等多項榮譽。
而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劉勇更是使出“拼命三郎”的狠勁。為了幫助方勝、羊巫兩個幫扶村早日脫貧摘帽,他不論風裡雨裡,總是抽出時間入村進行走訪,摸清摸透幫扶村各項基本情況和扶貧規劃。利用休息時間,專門研究各級脫貧攻堅文件,政策法規、數據指標,讓脫貧攻堅常識了然於胸。
在摸查清楚兩個幫扶村主要致貧原因是產業發展滯后,劉勇把擺脫貧困的重點放在了發展產業上,建立了以七彩山雞、吊瓜為特色的集體產業合作社,增強貧困村的“造血”能力。幫扶產業項目不斷發展壯大,合作社解決了近百人的就業問題,為村民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益。2018年方勝、羊巫兩個幫扶村順利通過出列檢查,383戶貧困戶提前實現全部脫貧。
在脫貧后,劉勇又積極探索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措施,通過採取“微辦稅廳”便民服務進村寨、加強涉農優惠政策宣傳輔導等方式,持續為農村合作社、家庭作坊,農村繳費人等辦實事,減少群眾的辦稅時間和成本,降低他們的涉稅風險,讓基層百姓第一時間享受到減稅降費紅利。這一舉措得到了三十余家媒體的宣傳報道。
打破常規的“劉點子”
貴州興富祥立健機械有限公司作為丹寨縣高新科技龍頭企業,主要生產數控機床,年產值可達2億元左右,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直到劉勇的到來,這一現象才得到了改變。
在了解該企業困難后,為拓展銷售渠道,他積極對接國內一家知名大型民營企業集團,邀請了企業副總裁到興富祥公司實地調研,牽線建立合作關系,銷售收入實現翻番。
“起初我還以為他是吹牛的,沒想到他這麼用心,真的就把這家大型民營企業集團的副總裁請來了。”每當回憶起這段經歷,企業負責人彭洪富都感慨不已。
為推動企業發展,劉勇主動帶隊走訪,問需求、講政策,並通過摸底測評、電話回訪、實地回訪、稅企座談等措施有效提升納稅人滿意度。
“企業與稅務,從來都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共生的關系,服務企業就是讓企業發展壯大、培植稅源。”劉勇說道。
為幫助轄區企業擺脫困境,劉勇曾帶著干部們連著幾天幾夜認真梳理總結企業提出的稅務職能外的難點、堵點問題。在整理、歸集問題后,他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提出企業發展建議,並得到了高度重視。
僅在2021年建黨百年之際,劉勇就現場幫助企業解決涉稅難題47個,稅務職能以外的難題11個。還積極幫助企業依托企業納稅信用爭取“銀稅貸”,企業共獲得銀行貸款2041.3萬元。
2021年11月,在任職國家稅務總局劍河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后,面對劍河縣工業基礎薄弱,經濟下行的困境,劉勇積極向縣委主要領導提建議、理思路。多樣有效、層出不窮的新穎辦事思維也得到了縣委主要領導的稱贊,被領導戲稱為“劉點子”。
通過積極結合劍河縣發展實際,帶頭積極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劉勇創新性的提出“點單式”服務,並將稅務“點單式”服務全面鋪開。“所謂點單式服務就是‘企業點單、管理員接單、局內流轉、協同幫扶、跟蹤問效’,我們點對點上門服務,減少企業跑腿、輾轉的問題,加快手續辦理。”劉勇說。
這期間,劉勇不僅幫助貴州森環活性炭有限公司實打實解決了解封銀行賬戶、爭取到銀行貸款等稅務職能以外的難題,還利用自身資源渠道,為貴州省盛立本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解決原材料及銷路問題,搭建上下游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
劉勇所帶動起來的優質稅務服務,不僅得到了企業的好評與信賴,更得到了劍河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肯定,“點單式”服務在劍河縣各部門實現“破圈式”推廣,稅務服務和稅務速度也成為了劍河縣職能部門爭先學習的標杆。
劉勇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始終以一個優秀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清正廉明、忠誠履職﹔他始終以干好事業為目標,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故事,他將用一生來踐行黨的承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文/賴楊 圖片由貴州省稅務局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