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水光聯袂綠意濃

2022年10月25日15:38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十月的貴州高原,一座座水電站奔流不息、迸發出澎湃動力,一塊塊墨色光伏板整齊劃一、陽光下交相輝映,水、光轉變為綠色電能,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寶藏”。在這片廣袤的黔中大地上,烏江人正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加快推動清潔高效能源產業發展,努力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烏江力量”。

面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華電貴州區域認真貫徹集團公司創建世界一流能源企業戰略目標,深入貫徹落實中國華電與貴州省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大力推進華電貴州區域清潔能源產業布局和項目建設,以光明為筆,以江水為墨,在黔山秀水之間擘畫出一幅“綠”意盎然的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構皮灘發電廠升船機遠眺。

構皮灘發電廠升船機遠眺。

流域梯級開發 打造智慧水電

烏江,貴州第一大河、長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水能資源十分充沛,為我國十三大水電基地之一。烏江流域水電開發不僅向社會輸送了清潔高效電能,還以防洪、交通、旅游、養殖、移民致富等綜合效益助力貴州經濟社會發展。

“沙沱水電站2013年順利實現‘一年四投’建設目標,標志著烏江干流貴州境內規劃的最后一級水電開發完美收官,被譽為烏江梯級水電開發的‘圓夢工程’。”沙沱發電廠黨委書記潘劍介紹說。

作為烏江流域梯級開發的關鍵環節之一,它也是中國水電“流域、梯級、滾動、綜合”“烏江模式”的一個縮影。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烏江公司)成立30年來,積極搶抓國家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重大戰略機遇,依托烏江渡、東風兩個老廠的經營積累,先后完成了洪家渡、東風、索風營、烏江渡、構皮灘、思林、沙沱、格裡橋、大花水9座水電站的開發建設,水電裝機容量達869.5萬千瓦。烏江梯級水電開發在大幅提高貴州省清潔能源比重的同時,創造了諸多水電開發建設管理經典案例,為我國流域梯級水電開發提供了成功經驗。創造六項“世界之最”的構皮灘水電站通航工程,得到“船在天上游”的美譽。構皮灘、思林、沙沱通航工程全線大規模航運,打通了貴州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黃金水道”。

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展廳,大屏正播放著烏江公司大數據與業務深度融合建設成果——大數據提升烏江流域智能化調度水平。“經營駕駛艙指揮全局”“多模式智慧調度”“全信息促成遠程集控”“零風險信息安全理念”四大亮點工程。正是在該技術的應用下,2020年汛期,烏江公司積極協同長江編號洪水防御,配合三峽水庫攔洪削峰,累計攔蓄洪水約8億立方米,最大限度發揮梯級水電工程防洪效益,保証了烏江中下游沿江城鎮安全,有效減輕了重慶市和長江中下游防洪壓力,得到了水利部和長江委來函表揚。

洪家渡發電廠。

洪家渡發電廠。

紅外成像、自動故障定位的巡檢智能機器人,飛控穩定、覆蓋全域的工業無人機,三維建模、AI智能缺陷識別系統……烏江公司旗下東風發電廠將“數字電廠”建設與生產管理業務有機融合,有效降低了職工工作強度,提高了企業勞動生產率,讓這座老廠煥發了新活力。

“老廠老驥伏櫪,新廠志在千裡。”2019年,洪家渡發電廠成功投運了我國首套基於國產CPU、操作系統的“華電睿信”水電智能監控系統,並通過了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組織鑒定。

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新一代“華電睿信”在構皮灘發電廠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的成功投運,實現了“智慧水電”從1.0到2.0的華麗升級,並在全流域廣泛應用。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烏江公司作為“貴州能源與大數據融合創新示范基地”,深化開展大數據經營智慧決策平台建設,從樹立明確戰略目標、制定有效經營策略、分析市場運營態勢、探索最優生產調度、感知內外部風險等方面入手,統一規劃和管理公司數據資產,強化大數據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烏江”“智慧能源”,全面提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

奮楫光伏藍海 迸發“烏江速度”

光伏作為新能源發電的主力軍,隨著國家能源局光伏“領跑者”計劃的推進實施,華電貴州區域搶抓機遇,順勢而為,全力推動區域光伏項目開發建設走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水流奔涌而下,光伏板熠熠生輝。華電貴州區域著力水光互補農業光伏電站建設,充分發揮光伏發電與水力發電的互補優勢,減小間歇性電源對系統不利影響,提高送出通道利用率,減少土地資源佔用,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是華電貴州區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2017年,華電貴州區域首個光伏項目——玉龍光伏並網發電﹔2019年,競價獲得赫章刺竹、威寧黑土河、威寧斗古七舍梁子三個光伏項目,華電貴州區域多產業協同優勢進一步明顯﹔2020年,織金洪家渡、黔西洪家渡、威寧板底等項目並網發電﹔2021年,大方理化、納雍曙光、七星關水箐、獨山百泉等13個共計162萬千瓦的光伏項目陸續開工。光伏項目猶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

“人扛馬馱解決運輸、夜間奮戰搶抓工期、破冰融雪保証工程進度。”獨山百泉光伏項目部經理李智毅回憶道。面對低溫雨雪凝凍天氣,該項目部人員晝夜施工創造了日裝組件3.2MW的華電貴州區域新紀錄。

隨著光伏項目的增加,華電貴州區域加緊繪制項目建設“作戰圖”,採用日調度管控模式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和管理,緊盯關鍵項目、關鍵節點、關鍵流程,以日保周、周保月、月保年的管理手段推進建設目標如期實現。

華電貴州區域光伏新能源方陣。

華電貴州區域光伏新能源方陣。

搶抓發展機遇 開創“一線五星”

結合區域新能源發展任務,圍繞烏江流域可再生能源一體化規劃,華電貴州區域加強政策研究,爭抓發展機遇,聚焦烏江梯級水能資源深化利用、百萬級風光電基地等重點領域,以基地化、一體化發展開拓和整合資源,形成了“一線五星”發展新格局。

早在2002年,烏江公司便開始了對烏江流域抽水蓄能電站的開發規劃研究﹔2010年與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共同完成了貴州省抽水蓄能選點規劃報告,為烏江流域抽水蓄能項目納入國家規劃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礎﹔2022年,烏江公司貴州省福泉(坪上)抽水蓄能電站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了專家組一致審核通過。2020年,根據國家能源局安排,烏江公司配合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啟動了烏江擴機規劃研究工作,2022年9月,水規總院對規劃初稿進行了專項咨詢。

目前,華電貴州區域已經簽訂了7個項目共950萬千瓦投資開發協議。

“十四五”期間,公司還將重點推進黔西新仁、構思、思南尖山村等抽水蓄能項目。根據國家調整規劃推進擴建工程。電站建成投運后,不僅可承擔貴州電網調峰、填谷、儲能、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還可配合風電、光伏發電和大型煤電運行。通過對烏江流域水能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將對貴州省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也將有力拉動地方經濟發展。

在黔南州羅甸縣城外青山上,草木掩映、薄霧輕盈,大型機械作業的轟鳴聲隱隱傳出,當地的村民都知道,那裡將打造羅甸縣百萬級新能源基地。

烏江公司戰略規劃部主任樊勝介紹,公司規劃圍繞烏江流域梯級水電站建設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在畢節、黔南、黔西南、威寧赫章、安順規劃五個百萬級風光電基地,統稱“一線五星”。其中冊亨、望謨、羅甸三個百萬級新能源基地已納入貴州省“十四五”新能源發展規劃,“一線五星”發展布局已經基本形成。

烏江復航船隻通過思林升船機。

烏江復航船隻通過思林升船機。

培育新產業鏈 助力鄉村振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華電貴州區域全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優化華電貴州區域新能源產業布局,積極引入光伏組件生產企業、“光伏+農業”等延伸產業鏈,與各地方政府共謀共建地企協同的“新能源+”綠色發展新模式。

今年5月,貴州省能源局、烏江公司、晶澳公司舉行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上,晶澳公司副總裁許建波表示,“光伏組件生產線項目落戶貴州后,產品輻射大西南同時考慮出口海外。產業鏈的輻射帶動作用,將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業落戶貴州,在創造稅收、帶動就業的同時,助力貴州加快提高新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在貴州省銅仁市、安順市以及畢節市等地,華電貴州區域積極探索以“地企合作”的方式引進新能源產業鏈到地方落戶建廠,為地方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贏得了地方政府對華電貴州區域新能源發展的大力支持。此舉在幫助華電貴州區域鎖定更多開發資源的同時,也為項目建設降低了設備採購成本,達到了地企雙贏、協同發展的目的。

為助力鄉村振興,實現新能源項目一地多用、復合收益的作用。華電貴州區域多次邀請貴州大學農學院專家到光伏項目現場開展“板下經濟”考察,研究制定“農光互補”種植方案,大力引導村民利用光伏板下空地發展蔬菜種植,實實在在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項目施工結束后,結合光伏區土地情況,將適宜種植農作物和發展養殖的土地提供給當地合作社,發展板下經濟。”華電(貴州)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亞紅說,華電貴州區域近期開工的多個農業光伏項目,既能使當地光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又能發展現代農業,以實績實效繪就了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乘風破浪,長空萬裡。展望未來,華電貴州區域將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方向,以“多元供應、多能互補”為目標,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踔厲前行,用智慧和實干做好清潔能源“大文章”,繪就綠色烏江“新藍圖”。(文/涂勇、吳經緯 圖片均由烏江公司提供)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