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印江視窗>>聚焦印江

印江河畔聞稻香 梵淨山下聽蛙鳴

2022年09月15日08:26 |
小字號

源自梵淨山西麓的長灘河奔流27公裡匯入印江河,兩河交匯之處名為合水鎮,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地,使這裡成為印江自治縣的“魚米之鄉”。

去年10月,51歲的楊再剛與朋友合伙在合水鎮承包350畝地,種稻養蛙,又到一年秋收時,長灘河畔稻香陣陣、蛙鳴聲聲。

“這裡水好、土肥、日照長。”即便三伏已過去十多天,印江的氣溫仍在30攝氏度以上,看著飽滿的稻穗,楊再剛說,收成不好都對不起這塊地。

上可引山泉水,下有長灘河環繞,年均無霜期超過300天,合作社的基地曾是縣裡的稻苗育種基地。

2022年3月,銅仁市、印江縣兩級漁業技術推廣站與銅仁學院、貴州大學合作,選擇在這裡開展“稻蛙生態種養對稻田生態環境的調控研究及高產、高效技術集成示范推廣”研究。

“之前真沒想到種稻、養蛙這麼難。”楊再剛說,秧苗的密度、養蛙的水位、蛙苗的應激反應等都需要考慮,沒有兩所學校和推廣站的技術支持,自己很難堅持下來。

“每畝地投入多少蛙苗,稻田收割后種什麼稀釋肥力,都需要不斷去試驗。”印江縣農業農村局漁業技術推廣站負責人介紹。

2022年,印江縣稻蛙種養面積增長到3000畝,每畝根據海拔、日照、土壤等情況投放了4萬到20萬尾不等的蛙苗,遍及全縣的試驗正在展開。

“關鍵是就必須找到一個稻蛙投放的平衡點。”印江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縣裡推廣稻蛙種養實現土地增值、群眾增收、企業增效、集體經濟壯大、農田改善提升等5個目標,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生態保持和基本農田土壤質量提升。

而改善農田生態,幫助居民增收也是孟華正在做的事。

“以稻為主是稻蛙種養可持續的關鍵。”在印江河上游的木黃鎮七百渡村,孟華講述著他的理念。

2021年3月,43歲的孟華帶著十多年的稻蛙種養經驗從湖北回到家鄉印江,在峨嶺街道張家村流轉土地近百畝建設了稻蛙種養基地。當年9月,基地實現稻谷畝產880斤,黑斑蛙畝產2000斤,按照當時每斤生態稻谷11元和每斤黑斑蛙27.5元的均價測算,畝均產值超過6萬元。

田間種稻,淺水養蛙,蛙糞肥田,稻蛙共生。藍圖變成現實,堅定了孟華發展生態稻蛙種養的信心,也讓他在產業推廣方面變得更慎重。

“蛙的售價更高,就怕有人‘竭澤而漁’。”孟華說,生態稻蛙的根基在生態,投放過量的蛙不僅會影響水稻生長,還會破壞土壤,不僅產業無法持久,還會破壞生態。

為保護田間生態,孟華在不施肥、不打農藥的同時,還將自己研究多年的“中藥防控和中藥療法”運用到了養殖過程中,通過在蝌蚪蛙苗時期,以中藥熬汁潑洒喂食,成蛙后,將飼料充分浸透中藥進行飼喂,解決了黑斑蛙在幼蛙蛻變后免疫力差,抵抗疾病能力弱,死亡率高等問題。

2022年,受孟華生態理念和模式影響,印江縣有30個種養殖大戶參加到生態稻蛙種養行列,技術還被推廣到思南、萬山等縣區。

“長江禁漁、牛蛙被禁養都給黑斑蛙留出了市場。”孟華說,等到七百渡黑斑蛙苗種繁育中心建成,每年能供應5萬畝稻蛙綜合種養蛙苗,稻花香裡聽蛙聲的豐收景象也將在更多地方出現。(印江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