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貴州時刻>>貴州防疫新聞

“雲”端戰“疫”

2022年09月13日15:45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近日,家住貴陽市觀山湖區的吳先生,早餐空腹喝了一杯牛奶后感覺胃部不適,自行吃了一些保和丸,但症狀沒有得到緩解。

正當吳先生糾結疫情特殊情況下如何就醫時,通過朋友介紹了解到39互聯網醫院可以居家就診,問診醫生也都是具有資質的專家。隨后,吳先生通過手機在39互聯網醫院進行了預約就診。

幾分鐘后,吳先生順利與專家線上連通。了解吳先生現狀以及服藥情況,專家初步判斷其應該只是普通的腸胃不適,口服保和丸並不對症,並為他開了奧美拉挫鎂腸溶片。之后,專家還向他詳細講解用藥知識,安撫他的焦慮情緒。

“第一次通過互聯網形式看病,沒想到這麼方便。隻需要點擊小程序,進入相應的門診,想找哪個科室的專家一目了然。”吳先生表示,有了這次體驗,以后如果只是普通疾病,自己更願意選擇“線上”問診。

39互聯網醫院是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打造的醫療平台。“自貴陽本次疫情發生以來,通過39互聯網醫院進行預約和問診的患者人數隨之增加,我們也盡可能調配醫生參與網上值班,讓不能、不方便上醫院就診的患者繼續得到正確的醫療指導和建議,降低交叉感染。”39互聯網醫院總經理龐成林說。

疫情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不見面”問診方式,39互聯網醫院還開通了4個疑難重症預約途徑,患者通過聯系39醫生助理、撥打官方電話、“貴陽39互聯網醫院之聲”公眾號、醫生助理微信等均可實現預約,從而快速連接專家,足不出戶接受專家診療。

不僅僅是“雲上”就診,連日來,越來越多的大數據企業充分發揮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優勢及平台作用,整合資源、各展所能,為貴陽的疫情防控攻堅戰注入“數字”力量。

為了保障疫情期間糧油蔬菜、肉類禽蛋的保供需求,貴州多彩寶互聯網服務有限公司9月4日上線的“社區一刻”防疫物資包受到廣大居民群眾的好評。

“作為一家專門為市民提供一站式互聯網生活服務的大數據企業,在貴陽市發布疫情防控信息后,我們迅速反應,快速聯系與平台合作的商家、物流公司進行商品篩選和配送協調,運用大數據服務民生,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的目標。”多彩寶相關負責人介紹。

大數據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中也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

9月11日20:43,家住觀山湖美的林城時代的王然拎著剛從合力超市美的林城店採購的生活物資步行回家。幾分鐘后,到達小區門崗處的王然,通過掃亮小區所設置的場所碼,僅用不到10秒就進入居住小區。

眼下,掃“場所碼”已成為觀山湖區、白雲區部分區域解除臨時靜態管理並轉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狀態下居民的常規操作。

在解除臨時靜態管理的區域,公園、商超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張貼著的“場所碼”。

“沒有使用‘場所碼’之前,進入小區都是手動填寫人員出入登記表,經常會出現填寫信息不全或者字跡潦草的現象。”觀山湖區觀山街道陽關社區黨支部書記剛彩鳳說,有了“場所碼”,隻要用智能手機掃一下,就能一目了然顯示相關健康信息,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場所碼”的使用也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智慧防線”。截至9月11日0時,我省總計申領場所碼271.2萬張,累計注冊單位111.3萬個,掃碼人數9123萬人,掃碼次數4.3億余次。(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曾帥)

■ 記者手記

以“數”制“疫”

從智慧醫療到雲上購物到“數字哨兵”,“宅家”生活,以“數”制“疫”,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智慧防線”。

數字技術在疫情防控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也讓數字技術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正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多源性、海量性、廣開放性等優勢,有效增強疫情防控力度和服務民生的溫度。

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與社會治理和民生改善等深度融合,這些數字技術手段,使防疫戰變成數字戰,瞄准難點、痛點、焦點、堵點解決問題,成為戰“疫”的得力“武器”,達到便民利民最終目的。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