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貴州時刻>>貴州防疫新聞

嚴防嚴控,靜待佳音,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目標——

守望相助中的溫暖和力量

2022年09月13日15:44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9月12日早上6點,施曉紅又出門了,“要早點去買菜,回來就抓緊做,保証12點讓大家准時吃到熱騰騰的飯菜!”

施曉紅在貴陽經開區香江路上開餐館11年了,街坊鄰居都親切地稱呼她“施孃”。貴陽市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看著忙碌不停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施孃說自己不能坐視。“我們餐館每天做盒飯送過去,不能讓他們餓著!”這一做就是一周,送出了幾千份盒飯。當滿載盒飯的三輪車在各個社區間來回穿梭,施孃說,就是要用自己不停歇地“動”,去換大家更安心地“靜”。

當前正是貴陽市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期,要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目標,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人人都是防線,個個都是主角。在這一過程中,更加嚴格的靜態管控,是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的關鍵。

安心“靜”下來,物資保障不能少。晚上十點半,烏當區合力超市保利2010店收銀員小代給鄰居送完最后一包物資回到家中,14個小時的連軸轉終於告一段落。

早上7點半趕往超市開始接單,中午12點將第一批物資送至保利紫薇郡小區門口,再返回處理下一波訂單……這就是小代和同事們每天的工作。這家超市是保利紫薇郡小區業主日常採買物資的主要超市,大家嚴格遵守靜態管理規定居家不出門,小代和同事們則主動承擔起紫薇郡小區居民的物資採購工作。

“每天要為超市周邊的十來個小區送貨,往往一個小區都要打包50個以上。”雖然辛苦,但讓鄰居們買上放心菜,踏實居家,以“靜”制“動”,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安心“靜”下來,貼心服務不能少。雲岩區麗景陽天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8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百人。因為疫情,老人們生活起居多有不便,王永林等10余位青年志願者主動擔當,為老人們當起了“服務員”。

“於伯伯,有事就和我們說,家裡吃的喝的少了什麼,給您送過去。”“老人家,您不會抗原檢測沒關系,一會我們上門給您服務。”“要買藥先給我說,張阿姨,我有附近藥店的電話……”

王永林還主動用自己的手機幫助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綁定信息,自己兩個手機的“親友綁定”早被設置得滿滿當當。小區沒有電梯,大家每天爬樓送貨,汗流浹背的身影卻擋不住青年們火一般的熱情。

安心“靜”下來,攜手互助不能少。為嚴格落實好靜態管理各項要求,各個小區嚴格管控,物業就成了物資配送、生活服務、信息傳達的重要紐帶。

“妹子,你要愛惜自己,好好休息,別太辛苦了!”雲岩區中天未來方舟E4組團業主群裡,每天都有無數業主給小辛傳遞這樣的善意提醒。小辛是這個區域的物業管家,疫情期間,她和同事一直在小區物業辦公室駐守。

“這裡共有682戶2030余人,體量較大,特殊時期也無法增派人手。”跑腿買藥、上門看望獨居老人、維護核酸檢測秩序……小區的一樁樁事都是小辛和同事們的“頭等大事”,他們夜以繼日的身影,業主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業主怕我們在辦公室睡不好,給我們送來了被子。”小辛說,疫情這場“大考”,激發了她與小區業主之間愛的“雙向奔赴”。

為了讓大家更安心地“靜”,貴陽市根據實際情況推動多項工作。抓好物資保供、暢通物流通道、有序恢復快遞和外賣、開展“無疫小區”創建,一件件都是緊扣市民群眾實際需求的暖心舉措,都是獲取最終勝利的重要一環。(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閔捷)

■ 記者手記

再努力一把

暫時的不動,是為了更早能動。在臨時靜態管理區內,不少人為了大家的“靜”在默默付出著,這種靜與動的交替,成為抗疫中別樣的風景。

平日裡很少見面的鄰居們互幫互助,敞開了心門﹔同一個小區裡年輕人和老人們難得地產生了交集,一時的“臨時親人”結下的卻是值得銘記的情誼……看似沉寂下的城市和社區,種種溫暖卻在不易察覺地涌動著,人們在靜默中找尋到了藏在生活另外一面的力量,一組組的“雙向奔赴”,讓這座城市更顯溫情、更有人情味,也給了我們“靜”待佳音的底氣和希望。

戰疫越到關鍵時刻,越不能有絲毫鬆懈,越需要堅定必勝信念。我們一起堅持到底,爽爽貴陽必能早日歸來。

希望在前,我們再堅持一下,再努力一把!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