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南明區視窗>>聚焦南明

請纓赴“疫”線丨貴陽康養職業大學師生支援花果園核酸樣本收集轉運小記

2022年09月13日14:12 |
小字號

疫情突襲打破了貴陽的寧靜,連日來,全市啟動社區聯防聯控和區域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核酸檢測、社區防控、物資發放、防疫宣傳、流調回訪......處處都需要人員。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貴陽康養職業大學師生不忘醫者初心,分批派出數百名師生,身披白衣戰甲,聞令而動、主動請纓、沖鋒在前,投身一線抗疫。其中,該校23名師生被安排到花果園核酸樣本集中轉運點,負責核酸樣本收集轉運工作。

出征前學校領導為師生壯行1

出征前學校領導為師生壯行。

據介紹,帶隊老師名叫曾湘輝,是該校臨床醫學系學生科科長、學生黨支部書記。曾湘輝有12年黨齡,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現海軍軍醫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曾在新疆一部隊醫院工作7年,黨員身份、從軍經歷讓他第一時間請纓奔赴戰“疫”一線。他帶領的22個學生,其中男生6人,女生16人,平均年齡十九歲,來自黔西南、黔南、六盤水、遵義、畢節等地,全部是主動請纓到“疫”線。這些學生在上大二,擁有相關醫學基礎,在出征前進行了三輪疫情防控、個人防控知識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獲批到一線抗疫。9月5日上午7點40左右,他們到達花果園核酸樣本集中轉運點,沒有片刻休整,將行李箱放在旁邊一門面房,便立即投入緊張工作中。

臨床醫學系21321班同學的請戰書2

臨床醫學系21321班同學的請戰書。

9月9日-10日,記者走進轉運點,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9日早上7點,他們便投入緊張工作中,消殺樣本箱、發放樣本箱、登記信息、核對信息、收集樣本、確定檢測機構、轉運樣本、收回樣本箱……這些工作無數次重復,直到最后一個樣本箱收回來才算完結。根據防護服5小時有效期的規定,所有同學分成每5小時兩班倒,如果工作量大,就不能倒班,換了防護服繼續堅守崗位。倒班休息時,她們就在附近門面樓的隔層上靠一靠。9月10日下午16點過,最后一個樣本箱返回,本輪核酸樣本收集轉運工作結束。然后,師生們消殺轉運點、脫掉防護服、整理物資……所有掃尾工作結束時已經17點半。此時,他們已在轉運點堅守32小時。

深夜堅守3

深夜堅守。

“雖然孩子們都是請纓到疫線,但是他們都是00后,是被父母寵著長大的一代,且是第一次投身抗疫,並不了解其中的艱辛。”曾湘輝表示,剛讓他帶這支隊伍時,他心裡有很多顧慮,擔心孩子們不能吃苦、不能堅持,不能保護好自己。但是幾天下來,他的顧慮打消了,這些孩子個個能吃苦、勇擔責,具有中國人吃苦耐勞、樂觀堅強、勇於奉獻的人格品質。

孩子們的表現,正如曾湘輝老師所評價。張耀文,19歲,家中獨女,家住黔西南州興義市,就讀該校臨床醫學系。得知學校動員師生到一線支援抗疫,她和同學們立即簽下了請戰書,直到出發前,才給父母打電話。當記者問她最近是不是經常熬夜時,她笑著說,“哈哈,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時我們作為轉運單位都是通宵工作。”醫用隔離面罩也擋不住她燦爛的笑容。她寫了一首題為《希望用志願的光,照亮前行的路》的小詩歌,“歲至年末,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貴陽按下了暫停鍵。疫情之下,我謹記貴康大明德、至善的教誨,加入了抗疫的大軍。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我們醫學生聞令而動,向疫而行。防護服和口罩讓我們相互隔離,卻隔不開我們共同抗疫的心。我們會用志願的光,照亮前行的路。我始終相信‘海壓竹枝低復舉,風吹山角晦還明’。”

相互加油打氣。

相互加油打氣。

陳超菊,20歲,畢節金沙人,就讀於護理系,在經過三天高強度培訓考核合格后,於9月7日來到轉運點增援。她說,自己的爺爺奶奶都是土中醫,受家庭影響,她從小立志長大后從醫。能挑選到抗疫一線,她沒有半分緊張,卻有萬分激動。採訪中,她告訴記者:“疫情面前,回避沒有出路﹔戰勝疫情,責任不能缺失,尤其是作為一名醫學生更當如此。最近挺想家的,家人在等著我們回家,相信我們很快能回家。寒冬過后總會春暖花開,疫情過后定能昨日重現。”(文/圖 袁娟)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