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

練就過硬本領 潛心航天事業

——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蘇日新

2022年04月20日08:42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曉飛

這些天,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十院)副院長蘇日新正在與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等政府部門、高校和企業對接,強化產學研合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合作體系,爭取多方在項目上融合創新、協同發展。

新國發2號文件出台后,蘇日新一直深入思考在加快推進“東數西算”工程的過程中,航天十院如何結合自身學科特色,助力貴州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形成對航天強國的后方支撐。

“大數據是貴州的一張名片。與現代大數據技術深度融合,傳統航天產業潛在的優勢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出來,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數字經濟發展格局,構建新一代航天研發體系。”蘇日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忙碌是蘇日新的日常,曾經連續三年春節在靶場度過,幾乎沒有接送過女兒上學放學……擇一事,終一生,2002年碩士畢業至今,蘇日新全身心投入到航天事業中,盡管工作多年,她依然記得自己最初的科研抱負。

1999年5月,蘇日新來到位於遵義的〇六一基地(航天十院的前身)參加碩士研究生復試。面試期間,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轟炸。“這次事件對我影響很大,整個人很憤慨。其實,當時我對航天並不是很了解,不過我堅定地認為隻有研發出更先進的裝備才能增強國防力量,國家才不會被別人欺負,人民的生活才能安定。”蘇日新說。

靠著這份初心,蘇日新同團隊成員一起走南闖北,輾轉多地對接項目,攻堅克難。2018年8月,第十研究院接到某重點項目。以往3年的研制任務量現需3個月完成,短時間內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又要保証質量,可謂是真正的急難險重任務。

“中標該項目對位於西部地區的航天十院來說極為不易,我們也想借此機會証明自己的能力。這既是難得一遇的挑戰,更是難得一遇的機遇,並不是什麼人都有這個機會。大家思想高度統一后,干事的效率比之前高了很多。”蘇日新說。

時間緊、任務重,時任航天十院第十部主任的蘇日新和團隊成員邊論証、邊研制、邊生產,與時間賽跑。以結果為導向推行科研生產綜合策劃,以問題為導向推行日例會制度,落實“一把手”責任制、層層壓實責任,項目團隊24小時輪班工作,放棄中秋和國慶假期……憑著這股不服輸的干勁,航天十院高質量完成任務,不僅在競標中獲勝,還帶領單位在多個領域實現零的突破。

20多年來,蘇日新累計發表論文10余篇,重要技術報告1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17項,先后承擔了多個裝備產品的研制,直接攻克基於科學研究或工程設計方面的課題20余項。

紅旗漫卷映蒼穹,時光不負奮進者。截至目前,蘇日新參與研發的裝備技術5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式上亮相,這是蘇日新等人最自豪的時刻。

2021年10月,蘇日新升任航天十院副院長后,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目前,航天十院主要對標北京和上海等發達地區的競爭對手。差異化發展,是蘇日新帶領團隊邁步向前的重要策略。“在市場化社會,既要低頭做事也要抬頭看路。想要實現更大的突破,我們需要揚長避短,在換道超車中跑出加速度。而且,如果大家都在同品類上展開激烈競爭,這是對國家資源的浪費。”蘇日新說。

“干航天事業,一定要有強烈的科研追求和家國情懷。”蘇日新在工作中經常對團隊成員和新入職的同事如是說,“中國航天技術從之前的依賴引進,到后來的仿制,再到現在的自主可控,這是多代人接續奮斗的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傳承下去。”

在技術路線、產品路線、裝備路線的不同賽道上,經過眾人的共同努力,航天十院“十三五”期間先后獲批國家級重點項目85項,獲批經費7億余元,項目數量較“十二五”增加327%,獲批經費增加539%。

“在新的征程上,我還需加倍努力,將航天十院打造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助力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蘇日新說。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