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聚焦2022貴州兩會>>兩會進行時

以法治力量守護黔山貴水

——2021年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紀實

2022年01月19日09:06 | 來源:貴州日報
小字號

回首過去的一年,省人大環資委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緊跟省委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戰略決策部署,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人大環資工作全局,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用法律的武器保護生態環境,以法治力量守護黔山貴水,為奮力推動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積極貢獻人大力量。

省人大環資委充分發揮法治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引領作用,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法治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邁入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軌道。

創新立法方式,唱響赤水河流域保護共同立法主旋律。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大力推動和指導幫助下,在三省人大常委會的共同努力和一致行動下,2021年5月27日至28日,雲貴川三省人大常委會分別審議並全票通過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決定+條例”,並於2021年7月1日起同步施行。赤水河流域保護共同立法,是同流域省市以立法“治水”的新思路新答卷,解決了國家層面難以為每個流域專門立法的問題,成為地方共同立法的經典范本。

開展立法調研,積極構建土壤污染防治的“法治鏈條”。省人大環資委深入基層和一線開展實地調研,廣泛聽取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及群眾關於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意見建議。認真起草了立法調研報告,指出存在的4個方面13個突出問題,並提出15條意見和建議,為下一步制定務實管用的條例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上下聯動,不斷夯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法治根基。省人大環資委認真研究辦理全國人大交辦的濕地保護法等法律案征求意見,為國家層面完善生態文明法治體系貢獻貴州智慧。積極配合省人大民宗委、常委會法工委等對40余件地方性法規案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進行論証和審核。組織召開《貴州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實施情況評估座談會。積極幫助地方各級人大開展環境與資源保護領域立法,聯動開展立法調研。

省人大環資委緊緊圍繞黨中央及省委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環境民生問題,做好人大監督這篇文章,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生態環境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法律巡視利劍出鞘,劍指固廢污染“頑瘴痼疾”。省人大常委會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為標杆,將固廢法執法檢查列為2021年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堅決向固廢污染開戰。在認真總結歷年執法檢查實踐中積累的好做法、好經驗的基礎上,按照選題等五個環節的“全鏈條”工作流程高質量高標准推進。

貴州環保行久久為功,竭力守護烏江“山水畫廊”。2021年6月22日,在畢節市黔西市新仁鄉化屋村,以“守護母親河·奮力出新績”為主題的2021年貴州環保行正式啟動。省人大環資委組織環資委委員、省直部門負責人、新聞媒體記者等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烏江流域生態治理和保護現狀,提高了人大監督的針對性時效性。

“守護母親河”專題調研,護佑一江碧水永續東流。省人大環資委始終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認真組織開展“守護母親河”專題調研,努力以長江流域生態保護成效推動全省實現高質量發展。

省人大環資委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自覺尊重代表主體地位,始終將“辦好代表議案建議,讓代表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完善代表建議辦理機制,提高辦理的質量和實效。省人大環資委不斷提高代表建議辦理質量,推動議案建議轉化為促發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舉措。為確保建議辦理高質量,省人大環資委成立建議辦理工作領導小組,扎實推進代表建議辦理工作走深走實。

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期盼。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對代表建議中關注的熱點問題和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研究。高質量完成《關於制定貴州省清水江流域保護條例的建議》等4件代表建議及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切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加強與人大代表的聯系,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省人大環資委持續擴大代表對委員會工作的參與和支持,緊緊依靠代表做好有關工作。積極邀請省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代表參加執法檢查等活動。組織召開2次委員會會議,對調研報告等進行認真審議。積極邀請委員、代表參加各類座談會,切實凝聚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的強大合力。(黃小超)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