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貴州:繪就網上“同心圓” 搭建便民“連心橋”
“紅旗小區六組團一號樓居住環境惡劣,生活垃圾隨處可見、污水四處橫流臭氣熏天﹔大方縣南郊片區的居民區和部分單位產生未處理過的大量生活污濁水,經紅旗小區六組團一號樓后方,裸流而下直接進入落水洞,居民深受其擾……”一名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貴州大方縣紅旗小區污水處理問題。
在接到投訴信息后,大方縣立即就網友問題調查並進行了回復,當地成立整改工作小組,制定了具體整改工作方案,明確整改時限。貴州省政府辦公廳還派出暗訪組,實地走訪核查處理,有效推動問題得到解決。
一條網上民生小留言,通暢解決政務大問題,類似的案例還有成千上萬條。群眾留言的快速辦理,正是近年來貴州省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搭建社情民意直通渠道作為“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重要內容來抓的一個生動寫照。貴州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通過互聯網“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意、解民憂”,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充分利用發展大數據的優勢,把群眾工作拓展到網絡空間,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融媒問政”“社情民意直通車”等平台,及時認真批辦群眾反映訴求,為群眾解決了大量難事實事,不斷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讓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增強了獲得感。
貴州省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貴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決策部署,始終把為民辦實事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試金石”和“晴雨表”,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更加注重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努力在“為群眾辦實事”上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打造交流平台 “網”羅社情民意
“該培訓班全天間斷性教學,早上有時候8點就開始,晚上23點還在彈鋼琴,高三學生深受噪聲影響!”因小區內疑似有音樂培訓班違規辦學,影響業主安全及正常生活,貴陽市觀山湖區一名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區委書記留言求助,希望得到幫助。
接到網友求助后,觀山湖區市場監管局和街道辦組成聯合調查隊,上門進行了調查。經現場核實,確實發現小區內存在網友反映的將住宅改為培訓教室的情況,且該機構並不具有營業執照和辦學許可証。對此,工作人員立即叫停了該處違規教學活動,並對該機構負責人說明了相關政策規定。12月6日,觀山湖區回復該網友,已要求相關機構停止辦學。
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貴州省信訪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貴州網上信訪量已佔全省信訪總量的84.96%。
“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貴州省委群眾工作委員會專職副書記、貴州省信訪局副局長張學軍表示,2013年,貴州在全國率先開通省委書記省長群眾直通交流台。該平台集成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多彩貴州網·省委書記群眾直通交流台、省長信箱等為民服務渠道,專門收集梳理、協調、轉辦人民群眾通過網絡反映的投訴、意見、建議等。
不僅有平台,還要讓網絡民生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對此,貴州“三步走”暢通網絡留言辦理機制:首先,打通省、市、縣網上辦理渠道,將五個工作日內交辦升級為當天送達﹔其次,優化流程、壓實責任,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明確專人每天瀏覽網民留言,主動認領、直接辦理,號召各級各有關部門黨委(黨組)書記親自登網閱批網民留言﹔另外,用好平台,拓展功能,圍繞全省發展大局,廣泛收集具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整合提煉,供上級參考。
多措並舉,成效明顯。2013年以來,貴州共有16萬余件次的網民群眾留言事項在交流台辦理。其中,2020年以來,按期辦結率達到100%,滿意率均在98%以上,建議政策轉化率92.3%。
2021年,“網”羅社情民意的內涵還在不斷延伸。全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貴州把“網上聽民意,網下解民憂”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6月9日,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看到群眾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反映的小區居住環境及污水處理問題留言后,專門帶隊前往群眾提到的小區實地走訪核查處理,獲得群眾廣泛點贊。
貴州省“慶祝建黨100周年·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主題活動啟動現場。人民網 涂敏攝
8月初,貴州省委網信委啟動“慶祝建黨100周年·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主題活動,省委網信辦牽頭統籌,進一步推動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通過網絡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的數據為例,2021年9月,貴州網民的留言辦理滿意度排行位列全國第一。
貴州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網信辦主任劉沖表示,依托互聯網,貴州將持續搭建平等、公開、透明的平台,讓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打破數據壁壘 “網”連民生福祉
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把大數據作為全省發展戰略,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同時還把政府治理、民生服務與大數據、互聯網深度鏈接。
2021年11月,遠在廈門市務工的彭師傅因殘疾人証已經到期,原本計劃回貴州老家更換。但得益於貴州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功能,胡師傅的相關資料實現軟件上傳、網上轉遞,不用回省,就在廈門辦理完畢。“方便、快捷、到位,把服務做到了我們殘疾人的心坎上。”他說。
為便利群眾辦事,貴州打破政務系統的“信息孤島”“數據煙囪”,打造了全國首個省級政務數據“一雲一網一平台”。以“雲上貴州一朵雲”“政務服務一張網”“智能工作一平台”為基礎,貴州在2021年年底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30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全省通辦。隨著“全省通辦”“一次辦成”“跨省通辦”相繼實現,貴州政務服務流程和方式得到系統性重塑。在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的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評估中,貴州連續五年位居全國前三。
除了“政務服務”一體化便民,貴州搭乘大數據發展東風,各地各部門結合自身業務,積極發力“互聯網+”,為群眾提供更加精細化、特色化的政務服務。
2021年4月,在貴州工地上受傷后回陝西寧陝縣老家養傷的黃開安通過“互聯網+調解仲裁”通道視頻調解,如願拿到11萬元的工傷補償款。之后,他不遠千裡為貴州的辦理單位寄來一面寫有“高效維權解民憂,熱情服務好公仆”的錦旗。
“‘互聯網+調解’突破了空間限制,能有效壓縮結案周期,提高工作效能。”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調解仲裁管理處處長王家勇說,貴州探索“調解仲裁雲平台”信息系統建設,率先在全國整合調解仲裁功能,實現內外網服務貫通和全省業務遠程通辦,為爭議雙方當事人協調共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了新渠道和新選擇。
為更好地創新“互聯網+”工作模式,滿足人民群眾的各方面需求,貴州省司法廳巧用互聯網思維,將“黔微普法”微信公眾號打造成了群眾“指尖上的法律顧問”。貴州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馮小山告訴記者,貴州司法廳組建了由300名律師組成的線上免費法律咨詢服務團隊,長期入駐“黔微普法”雲平台,實時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調解糾紛等服務,極大滿足了貴州人民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目前,微信公眾號律師咨詢日均呼入量538.13通,接通率97.37%,群眾滿意率97.91%。
貴州民政政務微信功能界面。人民網 龍章榆攝
貴州省民政廳則通過塑造品牌形象、拓寬服務能力、重塑傳播機制等舉措創新探索了行業立體式政務新媒體,實現察民情、解民憂、講政策、受監督“一網”完成。在貴州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斌看來,政府職能部門的信息化、網絡化體系建設,能進一步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真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堅持方便於民、服務於民,貴州各地各部門綜合運用網絡平台,創新探索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新形態,助推提升各地各部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營造良好環境 網“聚”清風正氣
貴州省通信管理局發布的《2020年貴州省互聯網發展報告》顯示,貴州省網民規模達2397.6萬人,連續六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面對龐大的網民群體、海量的網上信息,貴州致力為網民打造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
2021年,一個ID為“貴州牙妹”的網絡視頻賬號在線上活躍,賬號中的女主播時常發布扮丑惡搞的視頻,吸引眼球博取關注。對此,不少網友紛紛向貴州省委網信辦舉報“貴州牙妹”等賬號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網絡惡搞、扮丑等低級趣味視頻,利用丑行、惡行等低俗獵奇內容吸引網絡流量和制造網絡賣點。
收到舉報后,貴州省委網信辦依法對“貴州牙妹”賬號進行了封禁處理。“終於出手了”“大快人心!”……在處理通報的帖子下,網友紛紛留言點贊。
近年來,貴州省委網信辦聯合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等多個部門,通過常態化巡查、專項行動等形式嚴厲打擊侵犯公民隱私、網絡欺凌、網絡侵權等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整治“飯圈”文化、扮丑引流、低俗獵奇等網絡亂象。
貴州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台截圖。
加強巡查的同時,也注重發揮網民作用。貴州進一步暢通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網民投訴舉報渠道,貴州省委網信辦健全了“省市縣三級網信部門+屬地網站”的“3+1”網絡舉報矩陣,完善了網站、微信、微博、郵箱、電話、傳真“六位一體”的舉報渠道,並開通全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統一舉報專號96599,實現了舉報所在地一號轉接各市(州)網信部門,為廣大網民投訴舉報提供了規范、高效、便捷的優質服務。
2021年數據顯示,貴州共處置違法違規網站701個、賬號125個,排查涉違法違規App965個並下架99個,約談網站平台256家,受理舉報信息3.8萬余條,其中受理涉黃涉賭、低俗有害信息舉報一萬余條,網絡空間有效淨化,得到了廣大網民的點贊肯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