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基層黨建

貴州省習水縣: 擦亮紅色底色 黨史學習教育“活、熱、實”

2022年01月19日14:53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行程萬裡,不忘來路﹔飲水思源,不忘初心。今年以來,習水縣第一時間動員部署、各級黨組織重走四渡赤水路重溫革命史、“微黨課”隨時開講、媒體平台形成宣傳攻勢,迅速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黨在各個時期的歷史,一個個鮮活的革命志士形象、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兩個確立”的重大意義等,都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熱”起來、“實”起來,走入黨員干部、人民群眾的心中,激發感恩奮進的強大動力。

給青少年講講四渡赤水。

用好紅色資源 創新學習形式

紅軍長征在習水轉戰62天,留下了寶貴和眾多的紅色資源。習水縣在認真學好指定書目,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富集優勢,重點圍繞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開發黨史“活教材”“活課程”。依托170余處“紅色家底”,挖掘黔北游擊隊活動史料,整理淋灘紅軍地下黨支部史實,發揮土城17個紀念館集群的優勢,讓文獻史料成為黨史“活教材”,遺跡遺址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第二課堂”。還按照“擇優入庫、專兼結合、動態管理”的原則,著力打造教研能力過硬的高素質紅培教師隊伍,邀請專家學者、紅軍后代和知名人士授課223堂,培訓61名教師參與到教學中,組建200人紅培師資庫,培訓小小講解員103名,紅色教育培訓“軟實力”得到提升。四渡赤水培訓學院自主開發《“初”發——用信仰丈量新時代的長征》《得意之筆》《從四渡赤水的勝利看群眾路線》等70堂特色精品課程,創新開發情景交融體驗式教學課程。讓培訓對象從“聽、觸、感”領悟紅軍“四渡赤水”歷史、遵義會議精神、長征精神和偉大建黨精神。

黨史宣講。

據悉,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紅色培訓班829次、覆蓋39678人次,學員覆蓋上海、四川、雲南、重慶等16個省份,土城古鎮4A級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50余萬人,實現了不同群體的紅色教育覆蓋,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矩陣式傳播 營造濃厚氛圍

今年4月,《焦點訪談》專題節目“八十六年前的紅色情緣”關注老紅軍引種紅軍柚帶領淋灘村百姓發展的事跡,在全縣范圍內引發一大波關注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為將黨史學習教育“熱”起來,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構建金字塔狀傳播矩陣,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形成持續、可參與性、有意思的黨史學習話題,打造矩陣式傳播格局。

給青少年講講四渡赤水。

線上構建台、網、微、端、報、刊全媒體矩陣傳播平台。實現黨史學習教育傳得開、傳得廣、傳得深、傳得遠。焦點訪談用6分多鐘關注,央視新聞微博《老紅軍隱蔽14年不說話》話題獲得5435萬的閱讀量。《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每日電訊》《貴州日報》《遵義日報》等新聞媒體286條次關注習水黨史學習教育。縣內媒體開設“百年黨史·天天讀”“黨史學習教育進行時”“我為群眾辦實事”節目,“我和我的黨支部”“我為群眾辦實事”直播節目,錄播“給青少年講講四渡赤水”“讀黨史唱紅歌”音頻節目,“我要對黨說”系列視頻等,黨史學習教育日日繞梁、響徹雲霄。

紅軍節參觀青杠坡紅軍烈士紀念碑。

線下採用人物、文物、陣地“三發聲”創新形式,營造濃厚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由紅軍后代、黨史研究者、親歷者組建縣宣講團開展“七進”宣講活動,實現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全覆蓋。將1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渡赤水紀念館超過1萬件(套)的革命文物“搬”到網絡上,開展“帶著文物去宣講”活動,讓“四渡赤水”歷史故事有形有魂,並通過承接南湖革命紀念館“紅船起航”等主題展覽,開拓黨史學習教育視野。同時,集中精力打造四渡赤水培訓學院、四渡赤水研究中心兩大紅色陣地品牌,推動一渡渡口、紅軍醫院等景點串珠成線。結合“重走長征路”研培體驗工程建設,打造集課堂、戶外、生活於一體的教學體系,通過場景教學、戰場拉練、體驗教學等實踐教學方式,在紅色研學中讓“四渡赤水”歷史故事有實有力。

“干”字當頭 辦好實事

作為中國共產黨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體現,“為人民服務”像一根紅線貫穿我們黨近百年的歷史,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習水縣“我為群眾辦實事”梳理完結縣級層面清單116項,擦亮了以高質量“我為群眾辦實事”推動高品質民生服務的品牌,促進了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效落地。

馬臨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環境干淨整潔。

對縣城河道進行整治,恢復“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景象,受到群眾一致好評。為方便群眾辦事,探索創新“告知承諾”“集成套餐”“五項服務”等便民利民措施,實行“一次辦”“一窗結”“主動辦”,推動71項便民利企政務服務事項與重慶市實現“跨省通辦”,11項稅費業務實現跨省辦理,對外公布“好差評”二維碼,好評率達100%。為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完善村規民約的同時,充分運用村民議事會、紅白喜事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載體,以“一約四會”助推鄉風文明,個別地方還探索創新“文明迎親隊”“積分超市”等形式,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取得新變化、新成效。

此外,以“五增”破解“五難”,推動高品質民生縣城建設。增“崗位”破解就業難題,全年實現勞動力就業300773人,同比增長6.24%,勞動力就業率達81.8%。增“房位”破解住房難題,建成投用6個棚戶區改造項目,交付使用安置房2133套,啟動改造老舊小區住房2432戶,籌建公租房264套,全縣住房保障工作再呈新氣象。增“學位”破解上學難題。把改善辦學條件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工程來抓,新增各學段學位3355個,新招錄教師638名,實現全縣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階。增“床位”破解看病難題。緊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縣人民醫院三級綜合醫院創建通過認定評審,完成縣中醫醫院三級中醫醫院創建和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創建,建成了遵義市首家塵肺病康復站,開放床位4090張,實現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的床位數達6.99張,推動全縣醫療服務能力再迎新進步。增“車位”破解出行難題。新增停車位1467個,開辟營運班線117條,實現行政村通車率達100%,推進全縣交通事業再出新成效。(文/圖 宋良芳、楊健)

(責編:李永馨、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