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地方聯播

貴州科技館:科普大篷車打通科普工作“最后一公裡”

2021年11月22日17:44 |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小字號
科普講座。郜林筱攝
科普講座。郜林筱攝

“快看,這個蛋立起來了。”“這個是三維立體的,要帶上這個3D眼鏡才能看清楚。”“這個小盒子好有意思,在裡面會看到光隧道,而且還會動。”11月19日,貴州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開進長順縣第二中學、長順縣廣順中學,活動現場,一件件科技感足、操作性強的科普展品讓山裡的孩子體驗了科技的神奇與奧妙。

近年來,貴州科技館充分發揮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獨特的科普功能,秉持“進校園”“進貧困村”“進移民搬遷扶貧點”的三進原則,將大蓬車與“三下鄉”“科技活動周”“科普日”“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等科普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共同開展科普服務。

活動現場,貴州科技館帶來了共振環、磁力轉盤、短時記憶測試、家庭救護小常識等20多件車載展品,給同學們帶來了新奇體驗。機器人表演、VR眼鏡、科學小制作引來眾多學生圍觀。三維立體科普展板引導公眾關注自然、熱愛自然和保護自然。科學小制作星空燈、太陽能電動車、太陽能直升機、DIY吊車,讓學生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了解其科學原理。

從城鎮到鄉村,從校園到社區,科普大篷車走遍了貴州的各個角落,打通了科普工作“最后一公裡”,以科普展品、科普圖片、科普音像制品的形式,展示科學知識和宣傳科學理念,讓參觀者動手動腦,在娛樂中接受科學垂陶,激發青少年創新熱情和創造能力。

“我們在現場參觀了很多科技展品,讓我們開闊了眼界,親身體驗了科學的魅力,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長順縣廣順中學學生朱美依說,以后將要努力學習,把科學精神帶到學習當中。

除了大篷車進校園進行科普宣傳外,貴州科技館還邀請了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教師楊再華、畢節市第一中學教師吳維波分別開展了題為《創新思維在學習中的應用》與《學習科學 勇於創新》的青少年科普講座,借以營造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跨越提升。

“過去,我們在基礎教育這一塊創新教育有所欠缺,今天到長順縣開展青少年科普導師講座,目的就是想培養同學們創新的思維。”楊再華說,希望通過這次講座,讓老師跟學生都能建立起創新思維這種理念,把創新理念應用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來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

“同學們對這次科普活動很感興趣,他們這個年齡階段對新鮮事物都很好奇,對於這些科普展品都覺得很新穎。”長順縣廣順中學校長吳直龍表示,希望通過在學習之余開展科普活動,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和科學精神。

今年以來,貴州科技館借助好科普大篷車開展活動共計26次,行駛裡程2708公裡,受益人群25624人次,為有效突破科普“最后一公裡”發揮了顯著作用,成為了基層科普戰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林肖)

(責編:吳鋒、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