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貴州遵義分行:金融助力旅游產業化 紅色古鎮舊貌換新顏

悠悠赤水河穿城而過,兩岸植被青翠欲滴,青瓦木房被美景環繞,在遵義習水,有這樣一座富有吸引力的千年古鎮——土城。八月熱情似火,土城這片紅色熱土迎接著絡繹不絕的游客,四渡赤水紀念館、青杆坡戰斗遺址、古鎮老街……人流如織,產銷兩旺。在習水土城打造紅色旅游與共建美麗鄉村的融合發展景象中,工行貴州遵義分行積極發揮金融服務優勢,結合土城古鎮發展特點需求,開拓思路,創新實踐,為鄉村振興“土城樣本”注入金融動能,書寫了一片繁盛景象。
土城古鎮位於遵義市習水縣,地處川黔渝金三角的中心腹地,是川黔渝交通的重要連接點。2006年,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列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被評為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古鎮。
土城紅色旅游資源富集,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在2013年以前,由於基礎條件薄弱,土城旅游發展曾受到嚴重制約。為了幫助打造和優化當地旅游業態,2014年,工行貴州遵義分行主動對接,為土城景區發放3.76億元貸款用於基礎設施改造,改善了景區公路和旅游步道,修建了旅游公廁、游客服務中心,恢復和維修了革命遺址,改建和修繕了紀念設施,更新了陳展內容,增添了聲光電等現代化表現形式。在工行貴州遵義分行大力金融支持下,土城加快推動創新建設的步伐,雙方攜手聚焦古鎮建設,同向發力,共同探索金融支持古鎮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從此,土城古鎮舊貌換新顏獲得新生機。
此外,為了助力土城古鎮獲評國家AAAA級景區,工行貴州遵義分行於2017年發放5億元貸款,支持新建創意園、水上樂園、客棧,改造古鎮水電管網,改善夜景燈光﹔為了幫助土城古鎮豐富景區經營業態,2020年工行再次審批3億元貸款重點打造土城古鎮“四渡赤水”實景體驗、青杠坡文化戰斗遺址廣場、女紅軍紀念館、革命研究中心紅色文化,新建美食文化廣場、博物館、4D體驗項目等。到2021年4月,為了不斷完善城市旅游服務功能,工行貴州遵義分行已為“貴州習水土城紅色文化旅游產業提升改造項目”提供1.2億元信貸資金支持,惠及總人口數4.77萬人,直接服務貧困人口7600人(含已脫貧仍享受政策),直接服務貧困人口佔項目惠及總人口的15.93%。
為了助力土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工行貴州遵義分行依托客群資源,借助新媒體渠道宣傳古鎮美景美食,以便捷支付業務和金融科技賦能古鎮文化傳播和旅游消費產業,針對土城鎮經濟特色,推出“黔旅e貸”等普惠集群化創新融資方案,並提供三資(資產、資金、資源)管理平台,幫助提升村級資金管理水平,規范資金運作,得到了政府和居民的認可。在金融活水的澆灌下,土城古鎮火了,老百姓富了,日子也過好了。
鐘夢璐是老街橋頭餐館的老板,自從土城開發旅游后,餐館生意一直很火爆。“人多的時候桌子都擺到橋邊去了,忙都忙不過來。”鐘夢璐說,“以前交通不便,到土城游玩的人不多,加上周邊環境臟亂差,他們家開茶館的生意並不好。后來政府搞旅游,交通方便了,環境變美了,自家就轉為開餐館,現在一年下來有30多萬元的收入。”像鐘夢璐一樣在土城過上好日子的故事還有很多,土生土長土城人羅崇雲走上創業致富路也是其中一例。羅崇雲年少時跟著父親學習做苕絲糖,成年后以此為生。自土城大力發展旅游后,苕絲糖這一特色農產品逐漸暢銷,羅崇雲家的苕絲糖也供不應求。隨著游客增多、產量的需求逐步擴大,羅崇雲不但有了自己的加工廠,還在街上開起了酒店。提到年收入有100多萬元時,羅崇雲笑得合不攏嘴。
如今的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毛澤東故居、周恩來故居、朱德故居等17個紅色紀念陳列場館星羅雲布,與修復的歷史古建筑、石板街渾然一體、完美融合﹔現代商業氣息的精品客棧、特色商業、文化博覽體驗區、水上樂園、赤水河醬酒產業展示帶,讓游客留連忘返。這樣一座集紅色教育、休閑度假、會議會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文化旅游體驗景區,已成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到土城古鎮重溫長征歲月、緬懷革命先烈、感受千年古鎮風貌的游客絡繹不絕。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土城接待游客逾100萬人次。隨著景區人氣增長,來自全國各地尋訪這座歷史古鎮、紅色古鎮的游客逐年增加,百姓也真真切切享受到了“紅”利,土城古鎮也由原來的貧困鎮轉變為全縣經濟總量前三的鄉鎮,成為全縣脫貧致富的典范。
下一步,工行貴州遵義分行將繼續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緊跟“三大戰略”行動和“四化”建設步伐,加大對紅色旅游景區的信貸支持,打造一批示范性景區,為當地百姓收入持續提高、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奠定好基礎,助力增收致富,闊步邁入小康社會。(鄒麟、鄭易)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