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貴州頻道>>印江視窗

印江汲取奮進力量 譜寫老區新篇

2021年07月15日09:56 |
小字號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黨員干部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書寫鄉村振興嶄新畫卷。

在學習與宣講中,汲取奮進力量

走進木黃會師紀念館,一件件珍貴的物件和文字,生動形象地展示紅軍在印江的艱辛歷程和英勇事跡。前來參觀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大家邊走、邊聽、邊看,接受心靈洗禮,感悟初心使命。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印江充分挖掘利用縣內豐富的紅色資源,將革命遺址開辟為黨史學習教育“第二課”。木黃會師紀念碑、會師紀念館、太陽山烈士陵園等地已成為黨員干部群眾追尋先輩足跡、賡續奮斗精神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僅木黃會師紀念館登記入館參觀人數就達8.5萬人次,同比增長32%。

該縣廣大黨員干部還紛紛走進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以史為鏡、以案為鑒,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與此同時,該縣通過小會議室集中宣傳、小冊子入戶宣傳、小視頻媒體宣傳等宣講方式,推動宣講全覆蓋,以宣促學,激發奮斗之力。

在傳承與保護中,賡續精神血脈

“我是木黃的紅少年,不忘先輩打江山,書聲琅琅滿校園……”走進木黃民族小學,蘊含紅色基因的校歌格外催人奮進。該校是全國100所紅軍希望小學之一,學校以鄉村少年宮為平台,誦讀紅色經典、排練紅色舞蹈、講述紅色故事、創編紅色歌曲已成為學校辦學特色。

5月以來,印江中學舉辦以 “紅心向黨 做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由年級初賽到學校決賽,學生們通過演講方式來表達對黨和祖國的無限熱愛、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今年以來,印江各中小學校紛紛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讓紅色基因植根於學生心底。

在做好紅色基因培育和傳承的同時,印江加強紅色資源保護,文旅、黨研等部門深入村組調研革命老區遺址保護工作,完成5個革命舊址保護項目和7處省級文物申報。同時,進一步整理完善紅軍在印江的歷史資料,編印下發的《印江黨史學習教育讀本·紅軍在印江》,成為黨員、干部學習黨史知識、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教科書”。

在深謀與實干中,書寫時代新篇

今年4月,該縣對脫貧攻堅派駐到村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進行輪換。多年駐村的任光軍毅然再次主動請纓加入鄉村振興“戰場”。

在任光軍的感召下,該縣宣傳部年逾五十的任偉,以及肖勇、吳周、鄧鋼三名青年也紛紛向單位遞交駐村申請書,請纓到一線助力鄉村振興。

一時間,印江600余名優秀干部深入基層一線,為鄉村振興再添力量。“我年輕,更應該把所學用在鄉村振興的大舞台上,以此來檢驗自己的能力。”縣委辦選派到朗溪鎮三村村的鄉村振興駐村干部謝飛躍道出了駐村干部的“心聲”。

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殘疾牛倌王昭權載譽歸來。他說:“國家給了我這麼大的榮譽,我更要一如既往踏實勤奮,把牛養好。”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推進,印江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之變、作風之變帶來的是經濟社會的發展之變。

簡政放權,方便群眾辦事﹔搶抓晴天,幫助群眾收割﹔送技田間,促進產業增產……聚集民生熱點、難點、盼點,印江黨員干部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中書寫忠誠。

成功簽約年產1000噸白酒產業項目,年產15萬噸山泉水生產項目順利開工,紅色美麗村庄試點項目加緊推進……圍繞“四新”抓“四化”,印江推動“四化進程”實施“五大工程”,開新局、創新績的生動實踐,正在精彩上演……(左禹華)

來源:銅仁日報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保障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辦實事 解民憂)
  核心閱讀 實施特崗計劃,充實基層教育師資力量﹔推動營養改善計劃提質,確保孩子們吃得放心開心﹔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讓更多農村學子擁有“一技之長”……近年來,貴州省實施整體提升教育水平攻堅行動,不斷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保障農村孩子上好學、能就業。 在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孩子們告別跋山涉水的上學路,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實驗小學,食堂新增一道白灼大蝦菜肴,深受學生們喜愛﹔在畢節市納雍縣中等職業學校,企業技能大師受邀講學,課堂場場爆滿……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貴州省深入調查研究,實施整體提升教育水平攻堅行動,通過充實基層教育師資力量、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進一步升級、職業教育擴容提質等措施,不斷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保障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能就業。…
鄉村足球賽為啥引來眾人夸
  核心閱讀 貴州榕江“村超”自5月13日拉開帷幕后,平均每場比賽現場觀眾超過5萬人,線上直播觀眾超過5000萬人次。從“村BA”到“村超”,再到獨竹漂、賽龍舟等傳統體育項目,貴州通過舉辦群眾體育賽事,展現運動魅力和多彩文化,豐富群眾生活,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