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视窗

贵阳贵安“五个强化”壮大村集体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

2023年04月11日10:10 |
小字号

近年来,贵阳贵安深化探索多措并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2022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空壳村”全面消除,20万元至50万元的村发展至286个,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22个,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5元,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2.1:1。

强化政策设计发挥规划引领。制定《贵阳贵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从制定规划、用活资源、壮大组织、育强产业、金融支持、提升能力、统筹联动等方面部署,首次将经营性收入纳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考评指标,全市50个村获中央和省财政资金支持5000万元。对脱贫攻坚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社会捐助等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符合规定的,按照程序划给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目前,确权到村的扶贫项目资产共计19.18亿元。近期拟出台《2023年贵阳贵安提升“三项收入”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从选优育强村党组织书记、狠抓产业发展、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加强薄弱村联系帮扶、拓展乡村经营业态等五个方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强化项目支持注入发展活力。制定《贵阳贵安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农民增收工作方案》,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对具备项目建设能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当地村民自建方式承建项目,县级政府负责提供工程质量、安全和资料等技术服务;对不具备独立承建能力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县级政府统筹,“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成立公司,共同承建项目,收益分配由双方协商确定。截至目前,在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有4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建设,共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196万元;用工8181人次、发放劳务报酬5874万元。

强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印发《贵阳贵安关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制定贵阳贵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指导目录,推动村域支柱产业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各地坚持一村一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以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2022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44.97万元。2023年,计划创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150个,培育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土特产”拳头品牌5个。

强化激励创新增强发展动力。鼓励大胆试、创新闯。总结开阳县高寨乡高寨村“村集体+村民”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等基层探索经验,制定《贵阳市探索村集体经济“1+1”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在全市选取50个试点村进一步开展示范推广,通过明确村干部参股分红经营、民主奖励分配、全程司法护航等措施,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参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不明、机制不活、激励不足、活力不强的问题,有效探索了村干部带头发展、村民积极参与、市场多元联结的发展新机制。自2022年10月以来,示范推广工作在贵阳贵安996个行政村中引起较好反响,50个试点村2023年预期实现经营性收入总计可达2500万元以上。

强化农村改革拓宽增收渠道。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村(社区)农村“三变”改革覆盖率达100%。2022年,改革增加收益4.29亿元,村集体增加收益2910万元。积极盘活“四块地”(耕地、林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施“稻—菜”“稻—油”轮作30万亩,耕地综合效益亩均提高1000元左右;在集体林地发展林下红托竹荪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探索开阳、清镇、修文等闲置农房盘活模式,出台《贵阳贵安2023年农村闲置房屋盘活利用实施方案》,计划2023年盘活闲置农房1000栋以上;在息烽县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成入市交易金额66.2万元。依托“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国家“农村产权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平台,实时化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变更登记。指导各村强化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的民主监督。2022年选取3个村作为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改革试点,通过分类指导探索,初步形成以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收益分配和防范外部风险为主要内容的运行管理机制。(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官网)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