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视窗

小小红粱映红贵州农民增收致富路

2023年04月11日10:04 |
小字号

贵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机遇,着力打造酱香型白酒产业“第一车间”,遵义市、毕节市大力发展酒用高粱种植,带动全省种植酒用高粱252万亩,50.4万种植户户均增收6200元,既为贵州酱香白酒加工企业提供了原料,又保障了粮食安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

订单化种植促增收。红粱是贵州当地农民对酒用高粱的一种俗称,贵州高粱是酱香酒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以红缨子、红珍珠等品种为主,具有糯性强、角质率高、种皮厚、出酒率高、耐蒸煮的特征。近年来,贵州以茅台集团为引领,完善“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引导规模较大的白酒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实行合同种植,保护价收购。茅台集团每年收储省内有机红粱15万吨左右,全省400余家酱香白酒企业收储省内外红粱95万吨左右。2022年,据农推行业统计,全省订单种植高粱196.76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8%。茅台集团订单价格11.2元/公斤,其他白酒企业订单价格7元/公斤以上,平均订单价格8.61元/公斤,较外地杂交红粱贵2-3倍,贵州红粱主产区红粱亩产平均275公斤,红粱种植户亩均收入2350元以上。以茅台酒厂订单收购价为风向标,红粱成为全世界“身价最高的高粱”。每年春耕时节,有机红粱种植户都争抢茅台有机高粱订单,种植大户产值可达10万元以上。

规模化种植促增收。从全省来看,遵义市为红粱主产区,种植161万亩,红粱种植区域已向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州扩展。茅台集团有机订单以仁怀市、播州区、汇川区、习水县、金沙县5个县为主,有机红粱种植区域已扩展至桐梓县、正安县;绿色种植区域由绥阳县、道真县、务川县扩展至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等。遵义市30万亩以上的红粱种植大县1个,20万亩至30万亩的红粱种植县3个,万亩以上规模化红粱种植乡镇50余个。大方县长石镇仲麦村村集体合作社与酿酒企业签订合同,利用撂荒地种植红粱,企业免费提供种子和肥料,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成为群众就近务工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大方县已种植红粱1300亩,覆盖8个村23个村民组,带动农民增收200余万元。

强要素保障促增收。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已培育以“红缨子”为代表的本地优势红粱品种10余个,病虫害防控、土壤培肥、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发成果持续巩固提升。大力示范推广应用漂浮育苗等工厂化、集约化育苗技术,推广实施起垄覆膜移栽、全程绿色防控等技术。以茅台集团为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种植模式日趋完善,订单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子、肥料、生物农药等生产物资,每亩提供红缨子种子0.5公斤,有机肥150公斤,防病、虫的生物制剂1瓶,种植农户仅需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进行生产。政府、企业共同出资为基地县建立红粱生产风险基金、购买政策保险等措施,有效规避了种植户种植风险。仁怀市率先在西南山区实现红粱机械化收割,有效节约了工时和人力成本,各地纷纷引进大型采收机、烘干机、精选机等收储设备,红粱机械化应用实现新突破。

“红粱+”模式促增收。各地积极探索“红粱+”优良组合模式,同季间(混)套作红粱+南瓜、豆科作物、薯类等品类,错季轮作红粱+绿肥、食用菌、油菜等农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金沙县在红粱种植示范点推广宽窄行套种大豆种植模式(套种率20%),不仅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有机质,解决了常年种植高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板结的问题,还增加了亩均收入。通过测产,大豆加权平均亩产85.28公斤,亩产值596.96元;有机高粱亩产344.5公斤,亩产值3169.4元,亩综合产值达3766.36元。金沙县柳塘镇淹坝村探索出高粱秸秆粉碎发酵辅混搭酒糟喂牛,牛粪用作农家肥还田还土种植高粱的循环模式,高粱产量可达每亩550公斤左右,按照11.2元每公斤计算,亩收入达6160元。下步,贵州将利用红粱降血糖、止泻、促进消化等药用价值,多元化开发红粱食品。同时,利用红粱观赏性强、高粱文化和白酒文化深厚的特色,拓展红粱+旅游新业态,为农民种植红粱拓宽更多增收渠道。(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官网)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