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县:立足优势高质量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年来,方祥乡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聚焦文化兴乡、生态立乡、产业强乡,结合乡域实际,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施策、文旅融合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从党建引领中彰显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方祥乡抢抓东西部协作帮扶机遇,找准自身发展优势,用足用好帮扶资源,持续抓好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纵深推进了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2022年,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90万元,完善方祥乡及雀鸟村阵地建设,打造了方祥乡及雀鸟村2个党群服务中心,统筹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关工委、寨管委等。依托阵地,强化党群交流、政策宣传,切实把党建的“温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热度”,探索出了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实现“党组织+党群服务阵地”双设置、双强化,带动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让村民切切实实感受到创建成果,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建设。
从人才培养中充实乡村振兴的后备力量。方祥乡坚持锻造过硬队伍,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引擎。以选优配强一线干部为目标,激发年轻党员干事创业担当精神,让有担当、有情怀、善作为、能成事者有舞台;打破职业、身份、地域界限,聚焦致富能人、优秀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瞄准农村基层紧缺急需人才,精心选派驻村队伍,将最精干的力量沉下去,汇聚强劲合力助推乡村振兴。据悉,截至今日从优秀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返乡人才、致富能人等年轻党员中,列入后备力量培养34人,纳入村干队伍12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方祥乡依托雄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优秀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生态、治理、生产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产业兴旺的新动能、生产宜居的风景线、文明乡风的根与魂、治理有效的软实力、生活富裕的正能量。方祥乡通过保护好古建筑、古树名木、传统村落等遗产,复兴蜡染、刺绣、木雕、烤酒等传统手工艺,挖掘地域的文化内涵,建设苗族文化博物馆,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依托文化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同时将优秀苗族文化重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村规民约,成为广大村民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积分超市的推动下,形成了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又一新面貌。成功申报高排芦笙州级传承人115人,建立师徒关系14人;推荐高排芦笙队入驻西江景区演出,稳定就业6人;举办各类节庆佳节40余次,接待游客2万余人,组织开展高排芦笙、民歌等各类技艺培训5期覆盖300余人。
从生态环境中探寻乡村振兴的致富之路。方祥乡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坚持立足实际因时制宜,提出了“顺应自然、就地取材”的原则,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能,在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模式上下功夫,在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振兴优势上做文章,逐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逐渐增加老百姓收入,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共赢局面。截至目前每年兑现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达245.05万元,惠及1725户6029人。同时利用16.8万亩林地资源,建成生态茶园3635亩,年产茶青下树6.4万斤,直接收益180余万元;年采摘八月笋80余万斤,产值200余万元;林下投放蜂箱1830箱,年产值219.6万元。(刘正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贵州茅台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推动高质量发展
- 贵州茅台着力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大集团一盘棋,产业链一条心”,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为关键,聚焦短期碳达峰和长期碳中和衔接协调,推动集团全方位稳妥有序做好碳达峰工作,加快走出一条以低水平碳排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茅台提出“一基地一标杆”生态环保总体目标,以创建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示范基地和打造行业生态环保标杆企业为抓手,全方位、多层次实施“增水、提气、保土、护微、生态系统平衡”五大工程及“节能降碳增效、绿色产品设计、产业链绿色转型、绿色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生活”五大行动,立体化推动茅台酒酿造生态环境“山、水、林、土、河、微”共同体保护取得新成效,提升企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 评论
- 关注